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胡娇娇一个人无比好奇的又开始东瞧西逛起来,突然,她惊讶得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无比惊讶的说“你们快点儿过来看这里有个洞,大家过来看看这些密密麻麻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好像是藏经之类的,真是好奇怪呀,这难道是什么奇珍异宝吗?神神秘秘的,要藏在这洞莫高窟的复室之中,幸好我是何等厉害的人物,这些卡卡角角不过是小菜一碟,我都找得到。”

    我们寻着她的声音跑过去一看,果然这千佛洞的内室里又发现了许多精美的敦煌经卷,而且一看年代,不难发现这些美轮美奂,高深莫测的敦煌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其实是佛经羯摩经的抄本。写本纸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皆合隋c唐规制,用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全卷首略有残缺。“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这可是无比珍贵,价值万金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而且这里的敦煌遗书的数量众多,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不容小觑,看得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初步目测,它的总数在4万件以,从印刷形式看有写本和印本,写本在3万件以,刻本数量较少。不过大部分都是翻看而已,浅尝辄止,因为里面的语言太复杂了,我们完全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只能傻愣愣的在旁边干瞪眼,从文种看,写本书以汉文为主,兼有梵文c藏文c康居文c龟兹文c于阗文c回鹘文c吐火罗文c粟特文等。装帧多为卷轴式,九世纪以后的遗书,出现经折本c蝴蝶装本c册子本c刺绣本和刻印本。其字体,北朝均带隶意,南朝及隋c唐c五代c宋之写本则皆为楷书或草书。遗书中百分之九十的汉文写本为佛典,包括经c律c论c疏释c赞文c陀罗尼c发愿文c启请文c忏悔文c祭文c僧传c经目等。非佛典文献虽仅占5,但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四部c道经c俗文学c文书档案等。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史部包括史书c政书c地志c氏族志等。子部包括道教卷子c医书c历书c占卜书c类书等。集部有别集c

    王公子又开始海阔天空的发表他的高见了:“这些经卷又被亦称敦煌文书c敦煌遗书c敦煌卷子,指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由于敦煌在410世纪间曾为中国西北文化中心,政治c经济十分发达,佛教也很兴盛。自从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所以这些是非常宝贵的文史资料,敦煌文书中最具珍贵史料价值的一部分,包括符c牒c状c帖c榜文c刺词c过所c公验c度牒c告身和籍帐等。另有与户部c刑部和兵部相关的文书片段。这些资料为研究当时的典章制度和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笔无法估定价值的财产真是无价之宝,不容一丝损坏遗失,让我们看到了遥远时期的真实的历史。而我估计是由于前段时间西夏进攻敦煌,所以这里的僧众为了避兵火,才小心翼翼的把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

    我和小飞窃窃私语起来:“原来被西方列强夺走的就是这些文书哟,没有想到现在这些文书完完整整,安安全全的安静的便被封存于该私室中达900多年,成为名闻中外的敦煌遗书。可惜呀,可惜,经卷最终还是没有逃过劫数,在清光绪26年外流了,都是那个讨厌的臭名昭著的敦煌道士王道士,他无意中发现敦煌石窟第16窟画有壁画的墙有裂缝,因察看裂缝,进而在第17窟中发现了大量的经卷和佛像。王道士立即将此事禀告县令,县令及时报给甘肃学台叶昌炽。精通古文字和考古的叶昌炽对此事颇感兴趣,计划将这些经书及佛像运往京师,然因耗资过巨而未果。但他在自己的著作语石中录述了莫高窟的碑文,发表了个人对敦煌遗书的看法。自此以后,敦煌文书被发现的消息不胫而走,敦煌县令将文物作礼品送人,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