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高三的历史教研组组长段文昌的办公桌上,从堆积在桌子上的模拟试卷中抽了一份试卷拿过来。
方老师虽然只是一位教政治的老师,但从刘老师拿着试卷走过来时那种恭恭敬敬的态度,李赫就深知方老师在整个高三年级组的威信。这种威信绝不是靠倚老卖老,靠摆谱刷存在感就能换来的,那是一位老教师的品性c德行以及专业水准c对后辈的提携关爱方方面面得到普遍认可尊敬而积累起来的。
尤其是李赫发现拿卷子过来的这位刘老师还是一个长得顶漂亮,气质也很有一股特立独行的味儿的主。别的不说,光是那170出头的身高,那玲珑有致的曲线,还有那虽然简单的扎起来但微卷的深棕色长发,以及左耳上一枚波西米亚风格的耳圈,都充满了一股风姿绰约的范儿。
李赫的眼睛当时就亮了,是心里的那双眼睛在发亮,其实高三那个女生也好,郁芷涵那样的女孩也好,对李赫来说都太小了,他最喜欢的一向就是眼前这位刘老师这种二十七八,既青春又成熟,既理性又文艺的款,更何况这位刘老师似乎还有些混血,白得像牛奶一样的皮肤,眼眸子也有点淡琥珀色,还有并不算大,却有几分茱莉亚罗伯茨那种味道的嘴型,在李赫看来简直就是极品。
似乎记得前世的时候就听说高三文科班有一位英语老师很销c魂,可惜那时候身在理科班的他一直就没有近距离观摩过,眼前这一幕这越发让他坚定了读文科的心,不然上哪找这样的福利啊?
饶是方老师几十年从教的道行,早就练出了一副火眼睛睛,这时候也没有看出李赫这个16岁的骚年想要转文科的真实原因,或者即使有所考虑,也绝不如李赫本人那么“深刻”。她只是拿过来试卷,挑了一道题,说:“你只需要做一道题,做好了,我会让段文昌把你接收到文科的重点班,就像你说的,如果你没有这个天赋,那就回理科班吧。我也不限你时间,我可以和你妈妈在门外聊聊,如果有记不住的知识点,你可以翻一下高三的历史书。”
方老师给李赫挑的是一道材料论述题,材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种材料分析题,课本里会有一些答案,但必须要有分析,所以方老师表示他可以看课本,又不担心他照抄。李赫倒不觉得这是方老师轻视他,不过他觉得自己如果完全不去看课本的话,绝壁会在方老师心里增加印象分。
好吧,李赫并不喜欢清史,以前看电视剧一听到什么阿玛c格格c皇额娘,他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一想到清史,他想到的就是易服留辫,想到的是扬州十日,想到的是那些没有膝盖的奴才,想到的是那个“宁与外人不予家奴”的老太婆一句话,李赫对清史从头到尾就没有任何好感,不过他对太平天国也没有好感。
失败的原因?
李赫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秀成的“天国十误”,这是中学课本里面没有的,李赫动都没有去动高三的历史课本,就算里面提到李秀成,也无非是只言片语。
李赫也不多想,在方老师留给他的答题纸上就开始写下:“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误主不问政事。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误国不用贤才。误立政无章。”他记不全,不过有这几条已经够了,但这还不是全部,他接着提笔又写下:根本原因阶级局限,包括政治c经济c文化c制度各方面的局限以及列强干涉,洋洋洒洒的,一道高考模拟题,差点给他写成一篇论文。
李赫写得自己都一点傻眼,就算他前世看过一些历史书,看过不少小说,但文字表达能力本也不是他的强项。他不记得自己究竟上班的时候都在干什么,但也肯定不会闲得无事写论文,还是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