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报告,一边把帽子挂在门边的一只钩子上。毕晓普含混地应了一声,巴特将这理解成他对此事产生了兴趣,便接着说了下去,同时走到火炉旁,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时髦极了。男的穿着一套店里买来的西装,戴着一顶花俏的帽子,就好像他要去到旧金山或纽约或什么地方逛逛大街似的。女的那副模样,活像是从一本女性杂志上走下来的。她的头发花花哨哨地盘在头顶,衣服和帽子可真叫漂亮,你简直都无法相信,上面都是羽毛、褶边之类的玩意。”
巴特停下来匆匆喝了一口咖啡,那滚烫的液体灼痛了他的舌尖,他咒骂了一声。但是这点轻伤并没有使他放慢讲话的速度。“真是漂亮的小东西。”
“那顶帽子吗?”毕晓普漫不经心地问。他刚才抓起了一份两周以前的丹佛报纸,此刻正在细细阅读一篇介绍一个当地女子团体做出种种努力,关闭城里为数众多的酒吧间的文章。
“才不是那顶帽子呢!”巴特略微有点愤慨地纠正他。“是戴那顶帽子的姑娘。她不是很丰满,却长得真叫标致。如果那个陪伴她的家伙是她的哥哥就好了,可是瞧他把她当瓷人儿宠着的那个样儿,我猜他不会是她哥哥。”巴特感叹世界的不公平,为什么所有的漂亮女人身边都已经有了丈夫。
“下火车的还有其他人吗?”毕晓普问道。对于这一对服饰华丽的夫妇,他不像巴特那样有兴趣。
“没啦。就他们两个人。他们直接去了旅馆。我侦察的,没错。”
毕晓普即使没有火眼金睛,也能看得出巴特是在安慰他:决不会再出现昨天那样的事情──一个陌生人来到镇上,巴特居然没有能够弄清他的去向。毕晓普本想指出,如果又出现一位想通过射杀毕晓普·麦肯齐为自己扬威的光荣猎手,他对住所的选择并不能改变他此行的结果,但是他决定还是不说为好。如果巴特觉得愿意监视每个新来的人,倒也未尝不可。
“真捉摸不出那些家伙到巴黎来干什么,”巴特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这里又没有多少消遣的法子。你说他们是不是下错了站?”
“他们只有可能是上错了车。巴黎是这趟列车唯一的停靠站,”毕晓普乾巴巴地指出。
“他们没准就是上错了火车。他们是城里人啊,没错的。”在巴特看来,是“城里人”就足以解释最为稀奇古怪的愚蠢行为。
“也许他们在考虑买一座金矿,”毕晓普提议道。“或者,他们就是喜欢大山。除非他们打算开枪打我或镇上的其他人,不然我对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并不关心。”
几个小时之后,他不得不想起自己说的这句话──当他穿过厨房,走进客厅,发现等待他的不仅有莉拉和两个孩子,而且还有另外两个人,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是巴特所说的那对神秘夫妇。
“快看看这儿是谁,毕晓普,”莉拉带着强装出来的欢快说道。“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妙的惊喜吗?”
毕晓普看了看苏珊温柔的蓝眼睛里的惶恐不安,又看了看道格拉斯目光里的深深的敌意,他想,换了他决不会选择“美妙”这个词。
莱曼旅馆的餐厅又一次爆满。执法长官的姻亲到镇上来了,这消息不胜而走,大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看看这是两位什么样的人物。昨天街上刚发生了枪击案件,今天又从东部来了两位时髦人士──巴黎的生活好几个月都没有这么有趣了。
大家看到新来的人文雅高贵、风度不俗,显然是特权阶层的人物,他们都没有感到意外。“没有一点疑问,”多特·莱曼对她的丈夫说道。“就像鼻子长在你的脸上一样明白,莉拉·麦肯奇是个真正的贵妇人。倒不是说她有多么傲慢。她从来不摆架子,但不管萨拉怎么认为,反正莉拉的那种风度不是树上长出来的。”
克莱曼含混地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