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我倒认为钱家配不上唐秀才你才是!”老王不以为然的说着。
钱家配不上他一个穷秀才?万一这话传到钱老爷耳中,不气死他老人家才怪!生性与世无争的他,可不想无谓的得罪人。
“王大叔,这话严重了。”唐谦君笑说着。
“唉,我老王说的是实话。前些日子打从京里路过,那个什么大人来着,他不也说了,你的学问那么好,只要进京里去考试,肯定会高中状元!所以做生意的钱家产业再大,又怎么配得上一个状元郎?”
唉,王大叔再说下去,可真要得罪人了。
“职业无贵贱,何况我也不是状元。”唐谦君无奈的笑说着,并小心看着左右是否有饶舌的人出现。
“那是你不去考罢了,如果你肯去考,咱们浅水屯就可以出一个状元郎了!”
老王跟着一脸不解的又说:“说真的,你们读书人念了那么多年的书,还不就是为了考个功名、享受荣华富贵?可怎么你到现在还不肯去京里试试?”
“王大叔,读书不一定是为了取功名、求富贵。”他温笑着说。
孔圣人说得好: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因此他精读诗书,主要是为了增长智识,而不是为求取浮云般的富贵功名。
“哎呀!那种话是有闲钱、没本事的公子哥说的,像你这般本事高又刚好没什么钱财的读书人,不去考功名来换个富贵,难道要苦哈哈的过一辈子啊?”
唐谦君望着老王,浅浅扬眉,跟着摇头轻笑——
“王大叔认为我家贫两袖空,应深感其苦?但在我认为,体会这种云淡风轻、无所碍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悠然和自在。”
人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一能带走的只有生命的记忆,因此,他认为何必汲汲营营,徒留一生爱恨怨憎的苦恼记忆,到死都要苦了自己。
老王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唐秀才,不是我要说,你真是太年轻了!俗话说得好,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想要一生都无所碍?除非出家当和尚,断了人、亲、情和欲,否则……难喔!”
跟着,老王叹口气又说:“唉……有时想想,有得也是种幸福呢。”
也是种幸福?唐谦君扬眉微惑。
“之前老伴孩子都在时,总嫌他们唠叨烦心,如今老伴走了、孩子们离家发展去了,连想要牵挂的对象都没有时,就开始想念着从前有牵有挂的日子起来了……”
老王挥摆着手,掩去满脸的感伤,笑着又说:“唉,不说这个了!所谓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等你哪天遇上了个会让你挂心的姑娘,生了个会让你烦心的娃儿时,你就能体会我老王所说的话,究竟是不是在诓你了!”
“王大叔快别这么说,听上您的这一席话,可远胜过读上十年书呢!”唐谦君向来喜爱听老者的人生经验。
诗书是死、人是活,书中又如何能得到老人家数十年累积的生活经验?
老王满意的点点头,“所以啦,你赶快去考个状元回来吧!”
呃……从得不得碍跳到考不考状元……两件事好像没什么很大关联吧?
唐谦君偏头忍笑,不经意瞥见一个呆伫在老王摊子前的身影。
那是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全身脏污黑渍的一个……嗯,应该是个小姑娘。
虽从满是黑污的脸上、和纠结散乱的头发很难分辨得出她是男是女,但从她娇小却有着不同于男孩的身线之中却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她是个道道地地的姑娘家。
她黑灰脸上的一双大眼,正直勾勾的盯着老王摊子上,方才那离去客人未食尽的那碗豆腐脑。
发现唐谦君突然的怔愣,老王顺着他的眼光望去。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