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嵩的确是深谙为官之道,前后不到一年,便官复原职,顺带着举曹洪为孝廉。曹嵩给儿子写信,询问曹操状况,曹操却称有更多事情要理顺不想这么快重归宦海。

    实际上曹操只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机会,又或者他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大,总之他选择了暂时“隐居”在谯县。

    光和三年(180),曹操受到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这之前,包括王甫在狱中去世,主要是由于阳球侦办他的案子。随后,灵帝刘宏又将阳球一干人等处死。曹操在谯县听到消息,十分震惊,意欲上书皇帝,指责其残害忠良。却偶然听到丁氏说起“鸟吃稻子,固然有错,可若无稻可食,鸟必绝矣。”曹操恍然大悟,此间道理,虽粗陋,却当真讲出人间道理。

    此后,曹操随屡有建言,却也是点到即止。他知晓,重要的不是自己说的有多诚恳,而在于当权者如何看待这个事情。灵帝不是傀儡,他要操控自己的国家,自然不能将大权旁落。

    此间曹操不务实干,重在慕名。对外讲究修睦,对内主张讲信。闲暇时段,曹操忙于批注兵法,研究诗韵。因此虽然官路一路毫无建树,却也没有树大招风,引来杀身之祸。

    曹操采取中庸之道,倒也颇为受用,既不出头,也不落单。其实身在其中往往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他亲眼见过宦官下朝后喜笑颜开请大臣做客饮酒,晚饭时分,该臣子便身首异处。虽然曹家颇有根基,不过这般惊悚的场面接触的多了,难免心生寒意。

    光和六年(183),破有一股鼎盛之意,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也难怪十常侍纵横跋扈。实际灵帝此番作为大有目的,十常侍中,本身就有各派系,可相互制衡。而且宦官没有子嗣,培养这样的人在身边办事,用着方便,弃之省心。

    只是人多了,什么林子都会有。况且地气难以直达天庭。灵帝也不知道十常侍的蝇营狗苟。议郎也碍于淫威,哪有几人敢上书弹劾?弄不好奏章皇帝没看到,自己脑袋先搬家了。于是世风日下,也是有迹可循。恰巧天灾**,粮食收成不好,百姓吃不上饭,也就难免怨声载道。曹操看出了端倪,可以说朝廷之上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却无人敢对症下药。十常侍其实也个个都是人才,否则只凭油嘴滑舌、处处钻营也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是意识到了问题,却都不愿抛下自己的利益去做些挽救。皇帝本来就不富裕,手底下“富翁”又没人乐意出钱出力,都指望着别人卖力,自己收稻。也就难免最后崩盘。

    当时百姓传颂有一神人,专门救苦救难,号曰大贤良师。曹操曾在现代接受过现代教育,虽然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却警惕的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常打探出外做官游学的友人。大贤良师所谓何人。

    乖乖~~,一打听这大贤良师可是不得了,有呼风唤雨之能,懂阴阳术数之道。救苦难之黎民,施钱粮与民众。曹操听得多了,倒也不以为怪,反以为常。只是他愈发感觉此人其智不小。倘若只为济灾救世,大可不必故弄玄虚。倘若只为图名夺利,却又不是此番作为。总之此人有点意思。(细数曹操也在这个环境下呆了二十多年了,你还能记得二十年前看的书、其中的内容吗?而且我们仍旧每天接触汉字,偶尔焕发曾经的记忆。所以曹操此时也没有想起一点关于此人的信息,或许他压根就不想去想,因为头疼。)

    有的时候,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不在源中心,所以错过了,也很有可能。就好像十常侍败坏朝纲,边境屡遭侵犯,我们却偏居一隅,忽略了些许故事。

    光和六年是个难捱的岁月,这一年倒是没有什么不寻常,西羌依旧战事连绵,赋役过重,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就这样步幅蹒跚的前行着。洛阳城在一片安逸当中,似乎丝毫感受不到周围凝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