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呢。

    太子当然不知道民间买婢女是什么价格,吴远却思索了一下回答他:“想她们跨海而来,一个人应不下二三十两吧?”

    “什么?”刘宝铠有点吃惊:“前明的时候买个婢女才多少钱?好的不过百十两,一般的几十两也够了,就算是最出名的扬州瘦马,价高者不过千五百两。若是这种没长大的小丫头,几两银子都是多给的!”

    宋懿本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可听了色狼这番感慨之后他决定还是装傻的好。却只见姜田用鼻子哼了一声:“你刘家的商贾走南闯北,可这丫环的价格却还是前明的,你现在去江南问问,看一个十一二岁的丫头没三十两谁卖给你!”

    “这……”太子终于忍不住张嘴了:“我怎么听说父皇曾下旨禁止再养扬州瘦马?”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是后世才有的问题,否则洪武四大案中就不会有空印案了,所以拥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张韬,要废除人口买卖便先从名气最大的扬州瘦马开始,可实际上怎么可能禁绝。

    这些把小女孩买来加以培养的人贩子,已经在她们身上花了大钱,官府那边又是以义女的名义报备的,现在又人要娶自己的“女儿”收点彩礼也是应当的吧?至于收多少钱,还不是双方自愿的事吗?怎么能说我卖女儿呢?

    所以一开始这项禁令便形同虚设,也没人会当真。那么两世为人的张韬会不知道实情吗?其实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他现在没有余力管这些事情,只能先让天下百姓知道自己的态度。

    “这几年随着南洋的稻米和土豆、玉米等作物的普及,粮食的价格一直不高,再加上大量的白银在市面上流通,白银的购买力只有明初的六成左右。

    于是江南很多大地主若只靠着种地挣钱,早就是入不敷出了,可现在偏偏又要官绅纳粮、摊丁入亩,地税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他们先是抵制新的粮食作物。不过因为皇庄不受其控制,这个办法失败了,后来又想恢复海禁,这就更是被陛下一力否决,最后他们想到的止损办法就是不种粮食了……”

    张环点点头:“这个问题先生以前说过,可这和婢女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里边关系大了,不种地或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佃农失业,而且因为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了,有大批的退伍士兵回乡,这些人手里有钱却没有土地,就更加重了失业的问题。

    虽然朝廷数次鼓励他们去边境屯垦,台湾的郑家也招募了不少东南沿海的流民,可失业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开放海禁的第一桶金也是被头脑更灵活的商人赚走了。这才是江南传统势力一直想反攻倒算的真实原因,也是姜田并不着急搞土改的底气,反正那些大地主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然后的情况就是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更多人涌进了没遭受多少兵灾的城市,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张韬命令各地修复原有的官道,在施工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筑路工人,总算是消除了部分失业问题。因为张韬不喜欢封建朝廷的徭役制度,干活是需要给工钱的,所以加大了资金在市面上的流通,物价也就因此产生了良性通胀。

    “可是……”张环越听越糊涂:“按先生所说,这人工应该是不值钱了啊!为何还要去海外招工?”

    关键是中国何其广大,北伐之后北方人口锐减,光是填满北方这点人也不够分的,现在又要开发台湾、海南以及北方的草原,人口就更是不够了。又因为粮价不高,现有粮食产量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这饱暖思那啥来着?新娘的需求量就大增了,于是年轻女孩不仅不需要卖身做婢女,彩礼的价格上也是水涨船高。

    “早在前明末年,江南的丝织重地就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纺织作坊,据说百张织机以上的大作也有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