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姜大人想要改革就必须寻找到支持自己的盟友同时还要有大量的金钱投入这不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投资张皇帝就算是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投入进来也是不够的所以姜田只能采用招商引资这个办法。

    因为道路的通畅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新城中原先的空地也跟着水涨船高最早跟着投资的几大商团因为姜田的指点土地的位置最好仅地皮的升值就已经超出了原先入股的数目这可是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也让更多的人看着眼红心热。

    看着那些从驰道上驶下的马车每辆车都是装满了各种货物一辆辆车马驶入沿街的商号原材料则去往更远的作坊区更多的火车则汇聚到原先的运河码头在这里装船北上或是南下。

    太子看着这一切突然有一种大治之世就在眼前的感觉他不由得问到:“先生当初力主废漕改海朝堂内外不知有多少人抨击弹劾先生可今日观之这运河竟比先前还要繁忙。”

    姜田的嘴角略微一撇:“我不知道弹劾我的那些人用意何在姑且当他们是忧国忧民吧毕竟前明的李自成不也是因为裁撤驿站才造反的嘛”

    如今河道衙门没了运河也不再被官船霸占反倒是让商贾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要知道这驰道虽然好走可还只是局限于京津两地运河沿途这么多州府、城市若是都能用运河连起来其钱途可真是无法限量。

    张环皱着眉想了半天:“但是这河道现在没了官府修葺如何能长久使用?”

    姜田对这个问题就更不担心了:“官家不修自是有人会修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愁没人办事只怕到时各路关闸所在的衙门会主动拿出钱来维护因为可以朝商船收过关费埃再说就算没人修河了可也还有路要修啊1

    以前没人愿意干这件事是因为除了有专门的河道衙门负责之外运河上主要跑的也都是官船一旦到了运粮季节其他的私船都要避让就更是催生出了利用官船走私的买卖。现在全国都要推广新的税制每年上缴多少利税已经是上不封顶的事了地方要想在考评中拿到优秀不想办法挣钱可是不行的。

    这也是姜田现在面对的另一种用工荒那就是能理解新政并贯彻执行的下属太少现在的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所以改革只在天津城区至塘沽一线展开再远就鞭长莫及了。于是他对新官员的培养比公路的修建速度更上心。

    林逸这段时间几乎是住在了老同学江为清的家里老江同学因为太子殿下驾到天天忙得是脚不沾地哪怕是这样每天回家之后宁可不亲近一下自己刚娶过门没两年的妻子也要在客房里点上几根蜡烛帮林逸补课。

    这可是将老童生林逸感动的够呛自家当初还没没落的时候也不敢在晚上点蜡烛最多有盏昏黄的油灯。可听老同学说自打姜大人来了之后先是将吏员的工资转正了以前的规费、孝敬虽然都没有了可是正经的工资与补贴算起来竟然有十两银子之多现在更是换成了价值更高的银元。

    所以说点蜡烛这点小事不成问题问题是林逸能不能赶上这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的时机!身为内部人士的江为清很清楚为了赶紧将人员的缺口补上姜大人不可能在这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设置太高的门槛只能是先招收一批人再择优选择今后的工作岗位。

    “不知贤兄对这新学温习的如何?”端起茶盏的江为清吹了吹杯中的茶叶末:“虽然时间比较紧但此次招考恐怕是最简单的一次所以林兄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江为清还有句话没说出口那就是你老林都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就算明年再参考的把握更大一些可衙门里还有多少机会给你这种半截入土的人留着?

    林逸也是深知此中的利弊虽然这数学、政治看得自己头昏脑涨可还是咬着牙努力的去背诵或是理解但毕竟岁数见长早就没了年轻时的聪明劲更何况他年轻时也算不上聪明。

    江为清看了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