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战争的法则由保全国家完整为上策,国家受到损伤,虽然战胜也差了些。

    百战百胜还称不上高明,能够不用打仗,就能降伏敌人,那才叫做高明。最高明的战略是以计谋战胜敌人;其次是以外交的方式使敌人屈服;再其次就是有强大的兵力使敌人屈服;最下策就是攻击他人的城池堡垒。制造大棍,攻城车各种器械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修筑工程用得堡垒阵地也需要三个月时间。善于用兵的将领,是敌人屈服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不失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肯定不是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征战天下,才不会让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的方式取胜敌的法则。

    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四面包围

    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集中力量攻击

    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可分兵以正面与侧面攻击

    敌我双方兵力相当,就必全力以赴,必可得胜

    如果兵力少于敌人则暂时坚守,才有防御之态

    如果兵力相差太大,则避免决战,识机而动

    弱小的兵队坚持硬拼,则将成为强大的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支柱,将帅五德兼备则国势必强,将帅五德不周则国势必衰。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

    一、不应进军时下令进军,不应退兵时下令退兵,这就是欠知用兵

    二、不懂军政忘形处理军政,去迷惑将士,无所适从。

    三、不懂军法上的权谋变化,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是将士疑惑,将士疑惑则使敌人趁隙而来,这就叫自乱其军。

    要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

    一、知道什么情况可以作战

    二、了解这场战役需要配置多少兵力

    三、政府与人民共同信念

    四、自己准备充分,敌人准备不足

    五、将领有才能,君主不加以牵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虽然不了解敌人,但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胜负机会较大

    不了解敌人情况,也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必定失败;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比每战必败

    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从前,善于用兵的人,会布置对自己有利的形式,让自己立于不败的形式。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所以胜利是可以预估的,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不慎而造成失败。

    实行防御是因为不足,采取进攻时因为兵力有余

    所以,善于防守的人,擅长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下,是敌人无法窥知虚实。

    善于进攻者,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如天兵下降,敌人无法防备。

    善战的将领是其胜敌之意,克敌之速,既不显露指挥的名声,也不表现勇武的战争

    善战之人不打没把握的战。因为他的作战措施是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同时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胜兵是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则是先战而后求胜。

    用兵之法是:

    度:作战之考虑

    量:布阵区分与部署

    数:计算敌我之间的兵力

    称:权衡敌我之强弱

    胜:战胜敌人

    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治理千军万马就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简单,那是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编制;指挥大军作战就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容易,那是由于有有效的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