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引端

    燕雁迢迢隔上林

    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

    天外山惟玉垒深

    ──《写意》 李商隐

    在热闹的长安城中,时逢正午,众多食物的香气飘散在食堂间。

    其中又以盈门客栈的人气聚集得最为旺盛。

    盈门客栈不仅是全长安城内口碑最佳、占地最广的客栈,它所设立的食堂也是首屈一指。

    “一钱百味堂,十银口馆,百金珍馐阁。”这是从长安城头传到城尾,黄口小儿都能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不仅说出吃的阶级之分,更说明了盈门客栈生意兴旺的状态。

    盈门客栈的泉家是个颇为特殊的家族,大权一向握于女子手中,而且代代只传长女,招其赘婿入门,传续的香火则舍男就女,男者可从父姓,但女者必从母姓,以掌泉家大业。

    盈门客栈开立已有百年之久,不但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战火,也曾一度门可罗雀,但在此大唐中兴的繁华年代、在长安这座通都大邑里,它变得门庭若市、盛况空前,生意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兴隆,而这都得归功于这一代的主事者。

    这一代的主事者在接下当家重担后,便先行大胆举债借钱,彻底翻修盈门客栈的门面,找来上好的樟檀松柏做屋梁,手巧的工匠造屋建楼,著名的厨子掌灶炉,认真的掌柜带人,眼光之精确令人赞赏不已。

    她雇请的人手几乎都是从大街小巷中所发掘出来的瑰宝,犹如和氏献璧,玉不经雕琢,是不能让人知道它的璀璨美芒。

    像打造出盈门客栈所有屋宇楼舍的王老爹,他本来是住在城东小胡同里,没人认得这个穿得一身破衣的老头,可他却是师承传统建筑的嫡传弟子,为盈门客栈大兴土木,盖出全长安城中只逊于皇城宫苑的屋宇楼舍。

    至于坐镇于客栈里的大厨范大娘,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面丑、身胖,但她绝佳的手艺打破了大厨不任女子的规矩,建立出盈门客栈中珍馐阁、口馆、百味堂的口味及口碑。

    盈门客栈的总掌柜吴非京则是主事者的亲戚,此人长相平平,却有一项绝技,对任何人事物均过目不忘,所以,帐本里的一个子儿有误差他都揪得出来;他的交际手腕高超、做人八面玲珑,也因此炒热了整个盈门客栈的气氛。

    “一壶清茶,细水长流,生津甘口,消炎降火。”只要在盈门客栈,店小二通常都是以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加上一壶芳香的好茶,为上门的客人开胃。

    一如往常,百味堂中人山人海,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一一端出来外卖,许多出卖力气的汉子们偏爱点几样菜肴以填饱肚皮,再喝碗清茶,吃完后,嘴一抹、钱一留,便走人上工去。

    口馆内则是高朋满座,其中多为文士商人,他们除了享受美食佳肴,并不断地高谈阔论,谈论的内容上从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不时会传出朗笑声。

    珍馐阁乃是高贵的雅座,菜色非稀即珍,来光顾的顾客非富即贵,除去本来就住在客栈内的贵客外,其余人士一律得在三日之前订位,且逾时不候。

    突然——

    “呸呸呸!”一记粗鲁的咆哮声大响。

    只见百味堂正中央的一张椅子被人掀起,在众人惊叫走避的混乱当中,杯碗筷匙已经摔得满地。

    “他奶奶的!这盘里有虫耶!老子吃了可是会中毒啊!”一名衣着不甚整齐的汉子大肆地叫嚷着,一副嚣张的模样。

    “这……这位客倌!”跑堂的店小二很可怜地道。

    “你给老子滚过来!”汉子凶目一瞪,大掌揪住店小二的后衣领,毫不客气地将他压到桌缘,“瞧!菜里有好大的一条虫!”

    “咳!”可怜的店小二被掐住脖子,脸已经涨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