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是二十四式。只不过就冲着他那生硬c斧凿之迹十分明显的拙劣拳法,要在后世,估计眼睛片碎了一地不说,还要被人扁的满地找笑掉的大牙。

    可是,当他气喘吁吁c“神清气爽”地结束了他的首映式,望向那两个“跟班”时,却发现他们的神情很是不对头,两人眼中均露出极其慎重的神色。

    我们要知道,凡能够创出个新拳法出来的人,那在武林中是凤毛羚角,说是宗师级人物都不为过。许多习武之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弄点新意出来,而我们的小皇上才看了别人打两遍拳,拿着一本过去的图谱,几天就整出这么个新的拳法。就冲那生硬c七扭八歪的样子,也不可能是他原来就会的,这智力,在别人眼里实在是高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

    当下道士和吉安均小心翼翼地向陛下讨教这拳法,东这才觉得麻烦了:“坏了,过了,这怎么解释?”

    这完全是东思维的误区造成的,他光想到拳法的招式是不是不同,他没有考虑到这其实并不是招式的问题。不同拳法中招式相同的并不少,但拳理就不同了。不同的拳种即使是招式一样,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那派,为什么?内在的东西也许不知道,但方式方法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是没有办法掩盖的。

    教训啊,做人是要低调滴。东的头上已经不是黑线了,估计黑了一大块了。

    可是你不解释是不行的,没办法,忽悠吧,功夫还没有练,这忽悠估计已经快练到第二层了。

    东尴尬的笑了笑:“朕看道长和刘将军演武,拳脚如风,势如闪电,真的是好啊。嗯,但这太累人了,朕可吃不消。因此朕就想,这拳脚是不是也可以慢点练呢?”

    道士和吉安都困惑的看着他们的小皇帝没有说话。以前教他们习武之人,一直都是要求他们快,再快,而从来没有要求他们慢的,怎么现在陛下颠倒了呢?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人的思维一但定式,他在某个时候就会形成思维的误区。

    东哼哼唧唧地接着说到:“道长啊,拳脚慢点打不可以吗?快总是由慢开始的,对不对?先慢后快不是很好吗?再说,现在慢,我们以后也可以打快点啊,其实只要打人的时候快,不就行了。”

    道士和吉安闻言均陷入沉思。

    太极拳的创始者的确是不世出的天才,不同于通常人们所从事的运动,一上来就追求更快,他通过逆向思维,使太极拳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从慢的方面着手,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在后世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快c更高c更远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早已准确地把握了事物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运动总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正是基于这点,在这样一个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使他们的技艺达到惊人的地步。真正练太极的人是快慢结合的,而且太极拳不要看慢,练起来也是很累人的。

    道士和吉安抬起头来,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问东:“那陛下这拳应该怎么练呢?”

    东挠了挠脑袋,自己不过是一个废材,根本不知道多少太极拳理论,于是“不好意思”地说到:“那个,嘿嘿,松,啊,放松。还有,还有啊,柔,越柔越好”。

    说完了觉得不对劲:好象本来是我要学武艺,怎么现在变成我教他们了?兄弟,藏拙,藏拙。趁着这两人还在琢磨,打了个哈欠,说了声:“朕乏了,要去睡觉了,”转身就回“宫”去了。

    第二天晚上,等东到了太后那里说过话,回到自己的“寝宫”时,他发现道士和吉安没有像往常那样就离开,而是眼巴巴地站在那里。他奇怪的看着他们:“何事?”

    这回是道士扭扭捏捏地说到:“陛下没事了?”

    “没事了啊,朕看会书就休息。”

    “不练拳了?”得,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