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老总吩咐手下记者丁筱琪去做一篇移民家庭老人特写。

    筱琪立刻抱怨,“噫,老总,骨头总是给我啃,人家就访问时装设计得奖人,或是名媛慈善晚会,我就做老人特写,唉。”

    “老人不是人吗?”

    “多沮丧。”

    “你也会老,筱琪。”

    “我们这一辈老了与他们又不同,我们会有打算,我们知道这世界是怎麽一回事。”

    “别嘴硬。”

    “真的,我们在精神与经济上都不会倚赖他人或是求他人施舍。”

    “假设有朝一日你年老色衰,贫病交逼,还有这样的志气吗?”

    “老总,请对属下客气一点。”

    “假设而已。”

    “我不写老人。”

    “什麽都要写,这是任务。”

    “太不公平。”

    “去,写一个星期,约六七个不同类型个案,一定会受读者欢迎。”

    筱琪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

    特写最乏味便是以老人为题材。

    倘若采访对象是年过七十,身家过十亿的老人,又还好些。

    但,再有钱,他们也无法摆脱死亡的阴影,总是没趣。

    何况是移民家庭中老人。

    跟着去的自有苦处,留下来的更孤单凄凉。

    筱琪自有她的联络方法,一下子掌握了十个八个有老人的移民家庭。

    其中不乏同学、朋友、亲戚、同事介绍,可以说是熟人的熟人,问起话来,比较方便。

    例一略为罕见,林老太太、心情相当愉快,她年约六十馀岁,健康情况良好,决定跟女儿女婿移民温哥华。

    很愿意记者知道她的事,把照片都摊开来,“看,这是他们在温埠西区的花园洋房,环境非常好,我略谙英语,到了那边不会吃亏,只需考一个驾驶执照,即可倒处逛。”

    “会习惯吗?”

    “事在人为呀,我有两个与我感情极好的外孙,自小由我带大,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讲法不差,女儿很感激我帮过他们这个大忙,所以决意接我过去享几年清福。”

    “那多好。”

    “当年他们环境不好,没有能力雇褓姆,外孙就交给我,转瞬之间,都念高中了。”

    ?

    “好福气。”

    筱琪又问一些琐碎的事,“谁负责家务?”

    “早已约法三章:清洁工作一星期一次有钟点女佣上门来做,花园雇专人剪草,衣物由孩子们负责放进洗衣机,女婿买菜,我每天只做一顿晚饭,一菜一汤。”

    “分工合作,一定应付得来。”

    “是呀,我也这麽想,有言在先,届时就不用抱怨。”

    筱琪回到报馆,写了一个下午,连文带图,交给朱老批阅。

    朱老笑著叫她进房。

    “这篇不宜先登。”

    筱琪意外,“为什麽?”

    “丁小姐,你想想,一上来就访问这麽一个幸福老人,往下你还写什麽?无以为继!”

    这倒是真,姜是老的辣,朱老的意见不差,“那,我们应该怎麽办?”

    老总笑,“你说你应该怎麽办?”

    “嗯,”筱琪想一想,“第一篇最惨,抓住读者心弦,然後情况一个比一个改善,才能使读者觉得渐入佳境,人生有希望。”

    老总拍一下桌子,“孺子可教也。”

    “一於这样,写完整辑,我才交稿。”

    “本应这样,怎可急就章,今日交三张纸,明天又交两张纸。”

    “多谢老总指教。”

    筱琪退出,又去访问第二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