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的同僚郎中竟极为殷勤的起身还礼,又来到郑显礼身侧嘘寒问暖,弄得他浑身不自在。
“郑郎中刚刚回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便吩咐吾等去做便是,千万不要客气啊……”
郑显礼又吃了一惊,兵部的这些郎中可都是鼻孔朝天的角色,平日里交接公务若没有打点或是关系,都得给你拖上个十天半月,崔上几句就是满脸的不耐烦,今天都吃错了药吗?还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刚刚他进入兵部大门开始就觉得气氛异于往常,半路上遇到的几个书令史也都是殷切的行礼问安,这可是太反常了。
出于礼貌,郑显礼含混的客套了一番,就打算继续翻看公文。但那同僚却期期艾艾的又说话了:
“往日里兄弟在公事上有得罪地方,还请,还请海涵,见谅,毕竟,毕竟私谊不能碍了公事……”
到此,郑显礼再也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他,问道:
“诸位今日如何都奇怪的很?我不过也就是个兵部郎中,值得这般小心翼翼?”
闻言,那郎中才又憋出了一句话来:
“没听说吗?政事堂第五相公那里已经传出了风声,打算为君叙功,破格擢拔为侍郎呢?”
说话间,他又用眼睛瞥了一眼公廨外正堂的位置。
“用不了几日,郑君便要到那处办公了……”
这个答案大出郑显礼的预料,他昨日和秦晋商定的是要领兵到灵武作战,现在忽然有风声说要升自己为兵部侍郎,一时间便有些糊涂,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那郎中反问了一句之后,又压低了声音道:
“郑君可能还不知道吧……知道今日为何没见到以勤于公事闻名的李员外郎吗?”
兵部中姓李的员外郎有三个,而已勤于公事闻名的则只有李凯芳一人,这一点郑显礼也是清楚的。
“为何?”
“还不是因为他不开眼,得罪了郑君嘛?今日一早,已经被大理寺入府捕拿了,恐怕此刻正在大理寺的监狱中熬刑呢……”
说这话时,那郎中的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笑容,早就听说李凯芳被第五相公赏识,马上就要被提拔为郎中,相信只要有些建树,三两年内做到侍郎的位置上也不是难事。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啊,多少次午夜梦回他都在暗暗嗟叹,为什么这等好运气就到不了自己的头上呢!总算是老天开眼,让李凯芳这厮运气到了头,一脚踩进屎坑里,只想想这件事,做梦都能被笑醒了。
郑显礼有点厌恶的看着他。
“敢问黄兄,李凯芳因何事被下了大理寺狱?”
黄姓郎中的表情有些尴尬,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打夏相公入主政事堂以来,严查作奸犯科之事,但凡有官员做出不法之事,罕有脱逃制裁的,大理寺既然抓了李凯芳,想必是有确实的证据,至于具体内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郑显礼的心中记挂着几桩今日急待了解的公事,是以李凯芳的话题也就到此为止。在查阅了长安失陷以来,府库中留存的火器数额以后,他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吐蕃人劫掠了大多数的刀枪剑戟和铠甲,独独对火器不闻不问,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毕竟再生产出同等数目的火器绝非三两个月就能完成的,而且这批火器中,有一种名为“炮”的铜铸长管形武器,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试验以后,重量一再减轻,已经减至七百余斤,以*发射弹丸,射程可达一到二里,仅用两匹挽马就可以拖着安装轮子的跑车进行机动。
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秦大夫在三年前所罗列出的标准,但是这种带车轮的火炮经过郑显礼的试验,他认为只要补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