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一只运粮队,他知道神武军专门打劫烧毁运粮队所运的粮草,只要对方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就一定会抵受不住诱惑。
此时派出如此高密度的探马,为的就是干扰神武军探马的视线,只要从容布置完成,便可将撒出去的探马渐渐收回。
密林中,郭子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他已经整整一天水米未进,高强度的作战正消耗了他大量的经历。毕竟已经是奔五十去的年纪,身体比不了那些三四十岁的精壮,然则身为主将必须身先士卒,就算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忍着,否则又何以服众呢?
此次他遇到的吐蕃军就像跗骨之蛆,从长安一直追到了蓝田,而且看起来仍旧没有放手的意思。事实上,神武军已经连续袭扰了三日夜,许多士卒甚至连吃饭睡觉都是在马背上,这种高强度的作战就算精壮也未必受得了。
然则,战争是残酷的,长安失陷给神武军带来的巨大的麻烦,河东与都畿道都受到了腹背受敌的威胁。在离开潼关之时,秦晋曾特地与之单独做了一番谈话。声言神武军实在是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一旦玛祥仲巴杰在关中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就必然会联结安贼叛军对神武军做前后两面夹击,到那时神武军腹背受敌,就算能在夹攻中得胜,恐怕也是两败俱伤的惨胜,到了那时,平定天下,恢复秩序就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空谈了。
自从郭子仪认识秦晋以来,他从来都是自信满满,哪怕在政争中处于相对的劣势,也不曾流露出过一星半点的担忧,可是现在他明显的忧虑让郭子仪深感压抑,对时局的走向也更是忧心忡忡。
正是因为想得多,郭子仪才如此卖力尽心的袭扰吐蕃外围,可惜在他看来,虽然一连几日积少成多也算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对于吐蕃二十万大军,却比挠痒痒强不了多少,他的卖力好像也是没有多少意义。
但也正因为如此,郭子仪反而放下了不少包袱,自己的地位毕竟只是个普通的将军,操再多的心也于事无补,与其毫无意义的担心还不如戒心尽力做好每一次的袭击。
“报!发现蕃贼的运粮队正往蓝田关而去,刚刚贼兵探马试图干扰我军探马的视线,总算没能让他们溜过去!”
郭子仪本能的见猎心喜,可又在瞬间迟疑了,自己刚刚被蕃贼撵着到了蓝田关,立刻就有蕃贼的运粮车队出现,这是不是也太过于巧合了?
“规模如何?大概多少粮草?”
那探马急道:
“至少也在五万石以上,一旦蓝田关的蕃贼得了补给,恐怕便更加的有恃无恐了!”
其实,真正的蕃贼大都集中在京畿之地,京畿长安、万年两县之外的所谓蕃贼都是唐朝投降了的新附之军,这些新附军的战斗力极为有限,就算得到了粮草的补给也很难翻出什么大浪,能够自保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更别提什么主动出击。
“都是些虾兵杂鱼,根本不值一提。这几日兄弟们已经被蕃贼追的满肚子闷气,不如痛痛快快的干上一场,大破蓝田关,也叫那些不开眼的蕃贼知道知道,咱们神武军不是好惹的!”
一名副将跃跃欲试的向郭子仪请战,郭子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他点头是赞同大干一场,摇头却是不想在蓝田关下与真正的蕃贼硬碰硬。毕竟他曾在陇右为将数载,与吐蕃人打过的仗也不少,虽然不及契丹人生猛,可也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临出潼关深入敌后之时,秦晋就曾语重心长的交代过,此次袭扰不争朝夕,只看长久。说白了就是袭扰的结果不重要的,重要的袭扰一直存在,并保存住绝大多数的将士。
郭子仪潜意识里认为,这是秦晋的疲敌之计,等到袭扰将蕃贼折磨的不胜其扰,再大军突进给予致命一击。
所以,面对五万石以上的运粮车队,郭子仪也觉得不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