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百年下来的精华所在,如此轻易的就放手,岂非糊涂之举?”

    杜万全是个深谙张弛之道的人,此时也不急于表露自己的看法,只顺着玛祥仲巴杰的话说道:

    “既然不想急于离开,大相不妨便在长安住上个三年五载,将来再看时局变化以做应对!”

    玛祥仲巴杰忽的目光一凛,直直的盯着杜万全,一字一顿的问道:

    “你只说,留在长安,关键在于何处?”

    殿内的气氛陡然紧张,如果是李承宏恐怕早就汗透重衣了,但杜万全不是李承宏,他是在官场上和战场上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的老油条。

    “如果大相要长久留在长安,必得先下潼关。否则,长安门户掌握在他人之手,便相当于一柄利刃日日悬在头上。”

    “说得好!”

    玛祥仲巴杰猛的一击掌。不过,杜万全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接下来要说的话,更是让玛祥仲巴杰吃了一惊。

    “拿下潼关还只是个开始,如果打算彻底剪除那些长安明面上或者潜在的威胁,必须东进洛阳,打败秦晋的神武军。到那时,唐朝两京尽在大相之手,大相便是登基称帝又有何人敢说半个不字呢?”

    “住口!”

    突然,玛祥仲巴杰却一拍面前条案,制止了杜万全的话。

    “我忠心辅佐小赞普,又岂会做出这种不臣之举呢?”

    杜万全嘿嘿一笑,他早就看见了,玛祥仲巴杰虽然拍案喝止,但眼睛里却没有半分怒意,所以放心大胆的说道:

    “这有何难?赞普依旧是吐蕃的赞普,大相来做这天下之主,以天可汗之尊号令四夷,岂非……”

    满脸的谄媚笑容,杜万全的声音却戛然而止。

    只见玛祥仲巴杰的脸上阴晴不定,这位大相平日在人前总是喜怒不形于色,今日变化如此明显,显然是心动意动了。

    好半晌,他才说道:“夺取潼关或许不难,挥师洛阳……”

    玛祥仲巴杰虽然自信于吐蕃勇士的战斗力,可毕竟是深入中原腹地,这在以往可是从未有过的,心中未免没底。而杜万全似乎就是要劝说他,给他信心。

    “大相不必烦恼,可知现在就是我大吐蕃东进洛阳的最佳时机?”

    “何以见得?”

    “安氏叛军新败,退守河北,若大相联结他们两面夹击洛阳,神武军顾此失彼之下,洛阳不也就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了吗?”

    原本玛祥仲巴杰还觉得杜万全实在大言邀功,现在看来却也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联络安庆绪确确实实不失为一则良策妙计。但他也还是有着另一重担心:

    “我昔日在长安为使,曾与安庆绪有过数面之缘,此人似乎不像个可与之谋事的人。”

    至此,杜万全已经彻底掌握了对话的主动权,便摆手道:

    “大相所要联结的人并非安庆绪,而是身在范阳的史思明。”

    “史思明?”

    玛祥仲巴杰脱口而出,他毕竟身在高原,消息闭塞,对唐朝内部新近发生的变化不甚了了,此时听闻史思明的名字,登时就意识到,安氏内部怕是也起了大乱,否则神武军未必就能轻松的攻克洛阳。

    “难道安庆绪已经大权旁落?”

    杜万全点了点头。

    “大相所料不错,自打失了洛阳以后,安庆绪虽然名为大燕皇帝,但也只能偏居于邺县小城,而史思明盘踞在范阳实力已经超过了他。试想想,臣下尾大不掉,内乱不就是近在眼前了吗?”

    对于杜万全的分析,玛祥仲巴杰很快就在心里梳理了一遍,然后又有了自己的判断。且先不论杜万全所说的真假,这些他自会派人去求证,单单安氏内乱,就会引发出无数的机会,既是神武军的机会,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