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房琯下意识的愣了一下,虽然秦晋的这个用词新鲜,但以他的才学只一闪念就明白了其中意思。接着,他又重重的叹息了一声。

    “老夫用人不察,察人不细,最终竟险些酿成大祸,天幸大夫无碍,否则老夫岂非成了千古罪人?”

    这么说是因为他十分清楚,如今天下的局面也只有秦晋和神武军能镇得住,如果秦晋一死,神武军群龙无首恐怕也会就此分裂,到时候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朝廷又无力定乱,这乱世还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结束了。

    秦晋也是为了宽房琯的心,便笑着说道:

    “老相公不必过于自责,崔冀署理河南尹也是秦某亲自用的印,说到根子上,秦某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主动承担责任的话秦晋觉得说一句就够了,房琯不是个迂腐的蠢人,自然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然后,他立即就将话题转到了对崔冀的处置上。

    “刚刚我与二郎商议过了,崔冀其人牵扯太多,不宜在神武军中处置,老相公以为当如何?”

    房琯很认真的沉思有顷,便从容答道:

    “老夫只一句话,崔冀从哪来,便教他回哪里去!”

    这正与秦晋和杨行本的想法不谋而合。

    达成共识的议题很快又被他们丢下,继而又商议着洛阳城中骚乱以后的治安问题,房琯认为依靠旧有的河南府体系已经无法有效的维持稳定,因为整个河南府已经被崔冀折腾的乌烟瘴气,不如便由民兵中选出佼佼者另组一营,取代河南府负责城中治安巡查。

    秦晋在进入洛阳之初就曾经下达命令,除了皇城以外,神武军不涉足城内治安巡查问题,这是为了避嫌,也为了减少军民之间的摩擦。现在房琯提出来以城内人治理城内的治安,他觉得是个不错的法子,便欣然同意。

    话到此处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眼看着太阳西斜,竟不知不觉间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

    房琯突然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老夫听说大夫有意离开洛阳到河东去?”

    秦晋愣了一下,他打算离开河东的事仅在小范围内做过交代,现在连房琯都知道了,恐怕此事在神武军内部中高层军官之间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于是就大方的点头承认:

    “确实如此!”

    “请容老夫猜一猜大夫此去河东的因由。”

    秦晋做了个请的手势。

    “如果所料错差,一定是朝廷的封赏重了,大夫不敢接,也不能接!”

    闻言,秦晋心下一动,心道不愧是大唐宰相,居然就能将自己即将赶赴河东的因由猜出个七七八八。但转念又一想,自己即将赶赴河东的消息已经有风声传了出去,朝廷天使即将抵达的消息怕也是遮掩不住的,说不定早有人提前一步由长安抵达洛阳了。

    一念及此,秦晋叹息一声,坦言道:

    “老相公正说到了秦某的苦衷,此去河东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岂料房琯却爆出了一阵大笑。

    “大夫处处聪明,如何在此处就犯了糊涂呢?”

    秦晋又是一愣,心下盘算着房琯话中之意,口上则问道:

    “这又从何说起呢?”

    说到这朝廷上争权夺利的事情,秦晋毕竟经历得少,房琯眯起眼睛,宦海沉浮数十载,这些机关算计早就不是什么了不得问题。

    “老夫只送与大夫一句话,天子诏书只要不是封王,便接下又如何呢?”

    “不封王?”

    秦晋心下惊诧,房琯在朝廷天使一事上似乎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预判,看来还要再次评估此人的能力,在长于治政以外还要加上一条,精通权谋之术,而这一条也正是秦晋的短板。当初他在长安被各方势力牵扯的束手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