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石到一万石之间的约二百三十人,百石到千石之间的约八百人,加起来一千多个家臣,坊间习惯说“中身”或者“中位”、“中味”之类。

    获赐百石以下家禄的共有七千四百人,对这类人民间产生了诸多俗称,“小身”,“小者”,“小味”或者“下侍”,“末侍”。

    此外还有三四万名普通士兵,长期为平手家脱产作战,却一直没能出人头地,始终是小卒。他们的身份不同于铁饭碗的武士阶级,但也不是纯粹的雇佣人员,允许世代继承兵役并持续领受大约等同于二十几石武士的待遇,如果没有合适的男性后代顶替则一次性给予财产,转为农商工行业。这些人的所谓“知行”是没有对应到具体真实土地的,由中枢财政拨款支付,可算是“虚拟领地”。

    幕府的组织从上到下划分了许多部门。

    围绕在将军身边,协助共同处理国政大事的,从上到下依次是笔头、宿老、家老、传奉众、侧近众五个级别的家臣,组成权力核心“年寄众”,负责做出决策,向外传递。

    其下设立二十余个重要部门。包括专门起草政令文书的佑笔众,管理军队行政的军奉行众,与朝廷沟通的禁里公家相谈众,在列国间游走的巡查众,负责维持道路和信函的传马众……甚至有公开监督天下武士的目付众,和私下作为耳目存在的暗部众。

    当然后两者会经常有机会直面将军。

    管理钱粮财税的文官,包括度支奉行、勘定奉行、仓库奉行、银座奉行、普请奉行、商屋奉行等等,虽然也要归属“年寄众”管辖和监督,但由于责任深重,规模较大,专业性强,不可避免具有一定自成体系的独立性。

    掌握全国金银矿,法定垄断铸币权,控制“兵粮券”的印刷与发放,并同时禁止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制作信用票据,这就从货币角度控制了经济命脉。然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专卖权的授予来从豪商巨贾那里榨取资金,这在缺乏税务人员时不得不用的手段。

    更不可能有专门的审计部门了。幸好文官之间也是存在派系的,比如伊奈忠次、长束正家非常融洽,但他们都不喜欢石田三成、安藤良整,通过职务调动,可以让他们相互牵制。

    至于日后长远该怎么办,交给子孙们头疼去吧。

    另外设定了庞大的亲卫众,负责将军本人和亲眷家小,以及重要办公场所,还有各地行辕的安全工作。

    还有一个部分是从事服务的“御用人”组织,包括了厨师、医生、诗人、学者、占卜师、阴阳师、鹰匠、马夫……乃至所有小姓、仆役的管理。

    幕府的直属职业脱产军队依然保持了四万的规模。后勤和行政操手于文官,但训练和作战依然由“部将众”负责。八名“军大将”,三十多名“势大将”,一百余名“备大将”的任免都需要将军本人签字。

    此外最能脱离“年寄众”管辖的是专注于审理案件,解决诉讼的“问注评定所”。平手汎秀希望他们能发展成相对独立的法庭系统,避免文官一家独大。

    这样幕府将军才更好操控,倒也是某种程度的“三权分立”。只不过是在实权君主之下的分立。

    进一步,汎秀还考虑,是否定期举办谱代、一门、外藩都派代表出席的议会,让议会掌握立法权。不过目前看来可能会水土不服,有点过于激进了。

    地方之上,则是存在了好几种不同的组织。

    最引人关注的,是管理土地田产的武士。

    平手汎秀对于幕府直辖的田产,设立了十八个“御料所”,而对于名义上属于家臣,实际由幕府代官的田产,则设定了二十三个“代官所”。

    每“所”管理土地,少则五七万石,多则二十万石,有的是连成大片,有的是零散飞地,大约按照每五千石对应一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