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两个月余,明嫣终于明白胤祯为什么要说弘历“夙成聪敏”。
六岁的小弘历不仅对汉学有着浑然天赋,求知若渴,并且勤练勤问,举一反三,才短短两个月,便能识字无碍,甚至默写了一篇周敦颐的“爱莲说”,从头至尾,一字不漏。
当明嫣决定开始教授弘历唐诗宋词时,弘历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先生,我自小生在宫中,是皇阿玛的阿哥,将来必定要为朝廷贡献心力,能不能教授我一些帝王家的学问?”
弘历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宏观,明嫣固然感到欣慰,只是帝王之学岂是她一个女子所能教授的?
明嫣想了想道:“四阿哥,为政之道我或许不懂,由一个妇道人家的角度去解析也有失偏颇。但是为政与待人处世有着共通的道理,我想,我可以教你一些汉学中古圣先贤的为政之道,这样好吗?”
小弘历很快地点点头。
明嫣阖上全唐诗,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两句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她先以苏杭姑娘特有的轻柔嗓音念了一遍,而后要弘历复诵一次。
对弘历而言,这两句话是艰深了些,但是重复念了数次后,弘历便能记住而不出错。
“这两句话,是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诸葛亮?”
对汉学涉猎未深的弘历并不知道诸葛亮是何许人,他所知道的文人,也只有李白、杜甫、贺知章等人而已。
明嫣微微一笑说道:“他是三国蜀汉的贤相,一生忠心为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所写的《出师表》中,这两句话最足以作为历代帝王的殷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身为君王,应该要亲近有才德的臣子,远离奸佞的小人,而这也就是前汉之所以国势强盛的原因。”她顿了顿,继续说,“相反地,如果身为君主却只喜欢亲近小人,听些阿谀奉承的好听话,远离忠臣、贤臣,就会像后汉一样,招致衰败的命运。”
提起笔来,明嫣又写下:
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这两句话的每个字弘历都认得,于是便很自信地朗声念了出来,并问道:“先生,我念得对不对?”
明嫣赞许地点点头,解释道:“君主在选择人才时,就像木匠在选木材一般;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圣人,君主用人唯才,应该选择适当的职位让他们发挥所长。”
“可是如果君主这样用人,怎么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背叛他呢?”
“四阿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上位者,应该有信任下属的器量,用了他就不该怀疑,如果无法释怀,那就不该用这个人,相互猜忌对国家而言并非好事。资治通鉴里有句话说:‘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就是这个道理。”
弘历点点头,表示懂了。
“另外,我希望你记得一点:‘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倘若有一天你成为君主,你一定要明白黎民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惟有针对他们的需要而施政,才能够治好国家。‘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管理百姓、统脚下属时,应该要使他们打从心里心悦诚服,而不是只有表面的唯唯诺诺,私下却阳奉阴违。”
弘历很用心地记下明嫣的每一句话,又问:“先生,你教我要用人唯才、任用贤能,那该怎么分辨贤人与小人呢?”
这个问题难住了明嫣。
即使是身为人师的她,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分得清贤人与小人。
“四阿哥,这个我没办法教你,等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