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阳大略解释了佛道之争的由来,让杨星明白了这其中的历史纠葛。其实在他看来这就是宗教企图影响政治,获得更大权利和世俗社会承认的一场长期博弈。中国传统上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兴奉祖先多于信奉不知所谓的神仙。像欧洲中世纪那样搞宗教裁判所压制思想的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佛道两家就只能在统治者身上打主意。
但中国统治阶层从西汉起就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了正统理论,修佛修道的统治者都被看为异端,只能算作个人爱好。更何况些统治者对宗教是抱着纯利用的态度,佛道都不过是用来麻痹广大民众的工具,帝王术里连儒家法家都是有用就拿来用,佛道等宗教更是合手就信,不合手就丢在一起,进入现代社会后,封建思想遗存浓厚,不思进取改变的道教和佛教相比就处在了下风。
而他和宇正清之间的矛盾也基于这个缘故,建国后那场大动乱让国内宗教界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破四旧摧毁了不少佛道两派的殿和经典,当然造反派里也不全是思想单纯的热血青年,宇正清为了打倒佛道思想当初也对其下了一番功夫研究。而中国佛道历史源远流长,就算大部分人是神棍,也总会出现一两个类似洪丹阳这样真有本领的人物,所以宇正清就想把他们集合起来为他所用。这才有了那次宗教人士聚会。留下了他和洪丹阳的合影。
可惜他的野心和大势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在政治斗争中迅速失败让他没了退路,幸好他的帝王学厚黑学功底不错,本身又精通佛法道义,选择了遁入空门再徐徐图之的道路,现在看来居然让他走成功了这条道路。对于他这种思想上的急剧转变,洪丹阳很是瞧不起,认为他是混进宗教界的骗子,后来由于佛道之争更是势成水火。
杨星对此倒是不以为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一向是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一旦过大,梦想幻灭的结果就是归隐山林或是投身佛道之说。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晋代竹林七贤傲笑山林。就是为了躲避政治黑暗。而民国时期那位著名的弘一大师,更是出家前身兼画家c文学家和戏剧家于一身的大文豪,最后突然遁入空门让周围的人。这位宇正清的选择,的确是一名政治投机者的作为,可见他之前那些理论都是骗人的。
对他这种喜欢琢磨帝王心术的野心家来说,很是看重洪丹阳的预知占卜之术,可洪丹阳那时虽然受到迫害,却早看透了他心思,不肯和他同流合污,只奉送了几句箴言。警告他要尽早收手,否则会很快树倒猴孙散。最后果然让洪丹阳一语成谶,宇正清佩服之余不但没有修身养性,反而研习了佛家经义后升起了和洪丹阳一较长短,再来一番佛道之争的心思,开头几次约斗他都输了半筹,只好提出把希望放在后辈身上,说是两人各自培养一名弟子,看看他们的前程如何。
宇正清擅长政治谋略,自然直接从官场入手。他学佛经并不全是为了伪装,而是参禅心机两不误,从佛学中找到了不少看人做事的手法,结合他本人的经验,还真让他在国内政坛找到了一些有潜力的新秀。其中他最看好的就是司徒信。
司徒信就和国内一尊“大佛”关系密切,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几乎相当于那位“大佛”的义子。那位“大佛”如今地位极高,司徒信在背后帮着处理了很多私人事务功不可没,深得他的信任。司徒信算是那位“大佛”一系的青年一代俊杰,如今“大佛”得势,司徒信在这张巨大的关系网中地位十分重要,权势比实际职务要大得多。
当年杨星为了帮助程沧海打击国内的走私集团,不惜在南京开罪了不少政治家族,对方反扑就是依靠“大佛”势力给杨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好在当时程沧海和一号首长都立场明确的站在杨星这边,才让“大佛”收敛了不少。
但之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