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富豪应港府的私下请求纷纷认购也不过10亿美元出头,实在缓不济急。所以重头戏还是落在香港政府成立的两支隶属香港财政司,但又独立于运行的主权财富基金头上。
主权财富基金(vereignealth),是指与私人基金相对应的,由政府控制与支配的,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它主要的来源不同于私人基金的私人投资方式,而是由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定的自然资源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而成的。原则上,它应该属于一国所有公民所有,因此香港立法会讨论成立这种基金,借此打击货币炒家,引起的种种争论就可以理解了。
主权财富基金实际上诞生的很早,五十年代就出现了雏形。最早的主权财富基金都是一些国小民弱,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创立的,比如著名产油国科威特1953年就创立了科威特投资局。原英属吉尔伯特群岛(现在叫基里巴斯共和国)鸟粪资源丰富,是富含磷酸盐的化肥原料,为了防止鸟粪有一天被挖光,他们也专门设立了一支鸟粪主权财富基金,等有一天鸟粪真的挖光了,凭这只基金依然能让国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因为它的价值已经是该国gdp的九倍
所以在八十年代前,主权财富基金的创办者都是挪威c阿联酋这样的蕞尔小国,主要作为防范未来风险的一种最后手段,投资风格非常保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不被人重视。但进入十年代以后,随着新加坡c沙特等国也开始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其投资风格开始主动活跃,不仅局限在发达国家国债等保值项目,眼界已经扩展到股票c债券期货等风险较大的投资组合上去了。其中东亚地区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新加坡两支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投资局和淡马锡控股。
作为渗透进新加坡各行业的这两大主权财富基金,现在触角已经伸向周边国家,淡马锡在泰国投资电信c在澳大利亚投资股市c在马来西亚投资基础设施等不一而足,国内当初创立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时,所依照的蓝本就是淡马锡控股。国际上也对这些主权财富基金产生了很大兴趣,因为它们的官方色彩,对此的争论也是一直没有中断,国际投行干脆造了一个英文单词(sfs)来形容它,以区别其他普通金融投资工具。
以香港的金融水平和地位,创立sfs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不过在英国管辖时,英国主张金融自由,政府创办属于自己的基金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而且英国人对于sfs印象是偏向贬义的,认为它内部操作不明,对外公布消息模糊,很可能会因为政治斗争而影响正常的投资行为,在国际上也是主张对sfs严格监管的一派。
因此香港一直没有设立真正的sfs,而是由金融管理局打理香港一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金管局名下设立了一支保持货币及金融稳定的外汇基金,不过主要目的是保障外汇储备的安全,香港政府想利用它进行主动攻击炒家是违反法律的,这也是包海生想另立山头,创立直属于港府的sfs原因。
这段时间包海生和财政司司长涂光先以及财经事务司司长代夏易已经对此取得共识,又不断游说金管局总裁葛成刚。由于去年下半年股市狂跌,形成了不亚于87股灾的97股灾,而国际炒家觊觎港币不断情况下,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忠实门徒葛成刚也终于动摇,同意在立法会通过的前提下,金管局会配合港府进一步完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做好建立sfs的准备。现在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难怪包海生对于立法院拖延他提出sfs的方案不舒服。而杨星带来中央的好消息,也让得到支持腰杆硬起来的他坚定了尽快建立sfs的决心。
杨星考虑了一下,提出他可以在民间想想办法为包海生造势顺便吓唬一下立法院的的议员大人们,包海生皱眉告诉他最好不要太明目张胆,暴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