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甲起了个大早,重新翻出《黄帝内经灵枢海论》,仔细品读起来,并依照书中所言,按压‘足三里’位,腹内痛苦果然减轻。于是,当下便将人身周遭之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默记于心,于书阁僻静处暗自运功疏导,徐徐贯通,渐渐融合阴阳二气于丹田,腹痛之疾大有好转。
一番调理之后,七甲复又从那书架最深处掏出那本《乾阳手印》,将之与灵枢内经参照研读,却见两者理论大相径庭。《灵枢》起于黄帝,通篇主张气血周流,阴阳平衡,旨在研究脉络穴位及砭石施针之法,流传后世,惠及普罗大众。《乾阳手印》却穷尽力气将阴阳二气分而贮存,一脉汇于丹田,一脉蓄于潭中,如此这般便不堪调和,阴气沉而郁结,是故腹中积疾;阳气生发不止,往往充斥体表,作不安定之像。
七甲继续深读两部,渐渐通晓个中道理。所谓天地初始,太极唯一,分而阴阳两仪,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却未曾增减。人身太极之道亦是如此,阴阳皆有定,全作周而复始之运行,倘使自己气血运行有度,可快可慢,则虽然按照《乾阳》修习,却不至于阴气郁结,阳气浮躁,亦可益筋锻骨,使四肢百骸气力充盈。于是每日运气调理,那《乾阳手印》的病根儿渐渐拔除。
这日,七甲练功完毕,仍旧辰时开始倒立读书,已读至阳明《传习录》,念到“存天理,灭人欲”一节时,枯文阁忽有人走进来,七甲倒立着身子,起初看的并不真切。但见他青质金蟒袍子,毛青布靴,须发花白,黑纱银绦网冠,紫檀发簪,目若无光,齿边咬恨,枯容满目,眉目留仙。真是:不见阎王人间来,道是东华下尘寰,威慑楚河三秋里,凋敝繁花四季开。
原来进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枯灵子,南宫百炼。
“阳明先生说得好啊。”
七甲慌忙站直身子朝枯灵子行礼。
“弟子不知掌门驾临,有失礼节,情掌门恕罪。”
枯灵子豁达一笑,“不妨事,难得你有这份上进心,肯在读书上下功夫。可是为何要这般读法?”
七甲心下有意爱护大小姐,不慌不忙的答道:“弟子卑贱之人,难得掌门爱护,说是罚我在此受过给旁人看,其实要做的事情着实少的紧。等这戴罪之身重回到柴房,怕再也拎不得水桶,背不了柴,方才练着膀子,不要落下了力气。”
“呵呵呵——”枯灵子捋了捋胡子,“难得难得。想我枯木剑庄之中,整日安享衣食却不思进取的弟子岂在少数,倒是你一个小小的下人知道居安思危,不忘本分,锐意进取,羞煞多少自诩侠客的人。”
“弟子朽木糙石,怎敢与众位师兄弟相提并论。”
“罢了,从今日起,你便在枯文阁听候差遣吧,不用再回下房去了。”
七甲闻言,如遇天恩,“谢掌门抬爱,七甲定当勤勤恳恳,实心用事。”
“好啦好啦,今日午后,江东大儒要来我枯木剑庄论道,你且去准备一下一应招待事物。”
“小人遵命。”枯灵子吩咐完便去了,七甲自去筹备不提。
晌午一过,枯灵子便携掌门夫人及小姐们陪着一位翩翩公子来到枯文阁,七甲已备下茶水果馔在枯文阁倦思亭恭候。只见那公子生的灯人儿一般,一袭素净丝绸长衫,面目清秀俊朗,脸庞瘦削,长发披肩,右手执一面画扇,左手背在身后,行止带风,不落俗尘,正与枯灵子谈笑而来。
“洛某才疏学浅,今日来枯灵剑庄问道,多有叨扰!”
众人落座,枯灵子居上首,那书生居客位,余者依次序而列,七甲在身后听差。
“哎——”枯灵子一摆手,“哪里的话,圣人之言乃经世之根本,只是后人多有误解,多议多闻方能得其精髓,是好事,洛兄不必过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