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迷惑以致旧人子女凋零也颇有微词,虽觉周姑妈过于刚烈狠戾了些,却也不算无故发难。事出有因,天理循环。

    周姑妈回乡之后,修缮祠堂,资助族学,接济族中孤老贫苦,寻常乡中但凡有事,亦从不吝惜钱财气力。因而,这□□年下来,周姑妈姑侄在乐安城中风评甚好,长极入籍便水到渠成。

    如今过了年,长极也七岁了,这个年纪启蒙不早也不晚。周姑妈不知为何,回到家中却似散了一口气,人总有些恹恹的,寻常什么事也不大上心。周涤清见她这般模样,心里怜惜,索性不再去烦她,一应事宜都自己拿主意。

    周姑妈见她有条不紊,甚是得心应手,也乐得清闲。因而打点长极进学之事,都是周涤清亲自经手,姑姑只带他去见了族学司塾。挑选书童,纸墨笔砚,食水衣裳,诸位塾师的拜师礼,甚而寻族中亲近人家的子弟在学中看顾,亦都是周涤清上下打点。

    周姑妈本对长极便有些嫌隙,诸事但求过得去便好。周涤清向来细心,又有夙慧,情知这般长久下去,终生怨怼,却又不忍勉强姑姑,便加倍怜惜体贴长极,日常起居亲手照料。

    又因长极年幼,家中亦无男丁长辈,便依旧叫他在内院居住。馥园极大,有苏式九曲套连之灵窍,又有北方大开大合之气魄,院中有园,园中有院。主院便居正中,谓春秋院,取自“归来万事了无愧,罪我知我惟春秋”,正堂名退思堂,里外皆建造得轩昂壮丽,气势非凡。周姑妈女子独居,并不爱这冷峻峥嵘的气象。

    春秋院后嵌一院名花半里,却是别样风景,曲廊翼亭,叠山理水倒是其次,最要紧是遍植花木,玉兰木香尚未凋谢,绣球棣棠又争奇,不久石榴紫薇又来争艳,寒风一缕倒催开了暗香浮动的腊梅花,更有玫瑰、月季四季常开不败,因而一年到头花团锦簇,娇蕊吐芳,便在这万花之中构建层台累榭,正堂称馥春堂。

    周姑妈便居于此,周涤清年幼时亦随她在此间居住,去岁春天才搬到临侧的香雪坞独居。此间与馥春园姹紫嫣红的锦绣气象又不同,清清净净的一个院子,只种了各色樱花,每年青帝催春之时便一齐竟发,云蒸霞蔚,如雪如盖。

    若从馥园的高处看去,远远便如一大团粉云浮在坞上,花景之繁华,仿佛要溢出坞外,暗暗往四方漂去,转眼就要飘到跟前。

    馥园阔大人少,长极又年幼羸弱,周涤清并不放心他一人独居,便想着就近照料,可惜香雪坞近侧却无合宜的院子,自归家之后,一直暂且与她同住。这几日她正为着此事发愁,被长极看见,知道缘由,竟头一次生了气。

    他生气也不与旁的孩子一般,或哭或闹,他却是闷着头不理人,浑身如披霜挂雪,冷浸浸、乌沉沉一片。小小年纪便叫人望而生畏,又莫名让人生了几分怜惜。周涤清不知他为何突然就恼了,向来都是她就他,少不得又要放下-身段去哄。如此,他才支支吾吾说不愿到别的院子里住。

    这倒也不是大事。香雪坞因要营造出繁花如海的气象,着意圈出偌大一块地界,聚木成林,亭台楼阁却造得不多,花海中或聚或散,或高或低,经营出错落有致又宛若天成的格局,只住了周涤清一个,未免有些冷清空荡。

    当初周姑妈本要她住后面的宝珑馆,那边小桥流水,九曲连环,移步换景,变化无穷,极是玲珑雅致,正是苏式园林的典范。她却极爱这樱花烂漫之象,执意住了此间,周姑妈又怎会不应。

    坞中房室虽不多,住一房人家却尽够了,况两个未成人的孩子。因而周涤清便只是同周姑妈稍稍一提,只她向来周全,两人一起,周姑妈恐她未免为长极劳心,到底有些顾虑。周涤清不免又是一番劝解。

    长极到外院之前既一直住在香雪坞,便不能随意住着了,少不得重新与他收拾住处。她自己本住在香雪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