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洪江厂在响水坝时,因为地处大山沟里,且方圆周遭百平方里之内,没有第二个工厂。故而洪江厂的青年男女职工,谈婚论嫁时,首选多是选择在厂里的内部职工中,挑选对象。

    洪江厂青年男女挑选对象的标准,依序,首先双方最好是来自同一地区的老乡,其次考虑来自其他地区的同事。若这两个条件都达不到,该青年差不多就属于不好找对象之列了,这类青年大多会选择回老家,找个同乡人结婚。

    因了洪江厂女性青年的稀缺性,这类情形,在女性青年的身上,自是想发生都没机会实现。洪江厂内男青工那么多,狼多肉少,姑娘们不够分配咧。这些狼哪能让自家碗里的肉,流入外狼的口里呀?所以,洪江厂内的姑娘们,差不多都是在厂里,内部消化掉了。像革命女青年叶月宜,想独善其身地坚守自己那革命的爱情,都坚守不了,更遑论其他意志不坚定的女青年了。所以,选择到洪江厂外找对象的青年人,大多当然都是男青年。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女青年主动外嫁的情形,如艾亚兰选择了解放军战士。即便是这种军婚,都有人胆敢挑挑土呢,其她外找的对象,自是更容易被拆散了。所以,洪江厂女青年差不多都是内消的。

    七十年代时,洪江厂招工,尽挑男的,不要女的(这种现象现今依然大行其道)。虽然那时男女平等的口号,唱的山响。但在工厂里,因为干的都是体力活,男人的体力,比之女工自是要强许多倍了。这是由男女的身体结构形成的,是自然规律,不是喊喊男女平等的口号,就能改变得了的。

    其时,洪江厂招收新工人,除了上面政策的硬性规定,必须搭配一定比例的女职工数目(这就像现在的各级领导层,必须要搭配几个女干部,以装点门面,是一样的效果),一个多余的女职工都不要。

    若非当时的上级领导慧眼识女英雄,大力提倡男女平等,那洪江厂岂非成了和尚厂啦?

    上级机关领导虽高喊着男女平等的口号,但企业能否完成任务,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那时当领导的坐在机关里面,但时不时地,他们就得下基层巡视一番。故而,领导们也知晓企业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非常大。由是,上级强行要求各工厂招工时招收的女工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占比通常多为十之一二。

    于是,纵使国家当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洪江厂也完全遵照上级要求必招女工的比例,照数招收了女工数目。但因招收的女工数目过少,此等招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洪江厂内男青年占比绝对多数,男女青工的比例为1:8或1:9,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那时,洪江厂的男青年们,若是在厂里实在找不到对象,便会退而求其次,回老家找县份上的女孩子,亦或是找当地县份上的女青年结婚。

    因响水坝当地山民,民风野蛮剽悍,洪江厂的男青年,大多都没有胆量找当地山民家里的女孩子。可是,当地的女青年,因惦记上洪江厂人是吃皇粮的。虽然洪江厂人的工资并不高,但响水坝地处喀斯特地带,那里的山都是石头山,耕地极少,故而当地人的生活,是极度困窘贫乏的。所以,洪江厂人的那点工资,比之当地人贫穷的经济状态,要高出一大截呢。因而,当地的姑娘们,是削尖了脑袋想往洪江厂里钻。

    如此一来,便造就了一番有趣的现象。

    洪江厂的女青年,哪怕长的再丑,都能找一个相貌堂堂的夫婿,而洪江厂的男青年,哪怕长的歪瓜裂枣的再不济,也能找一美女当老婆(美女自然不是洪江厂的女职工了,而是从外面的世界嫁进洪江厂的)。于是,在洪江厂,丑女俊夫、丑男美媳,鲜草插在猪粪上、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景观,比比皆是,成了厂内一景。真是:自古骏马却驼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啊。

    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