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突然跪到了他的面前

    不过,王琴堂在将三个宝盘交给他,让他转交给张连启的同时,也同时将一幅梅花图赠送给他,并当着他面,在图旁临时挥毫写就:生成冰雪姿,不借春阴养。羞争群卉艳,肯结松竹党四句诗。

    写罢,又是朗声笑道:

    “老夫虽然天资拙劣,为人也不圆滑,但这辈子却是独喜梅花,也一直要求自己如这梅花一样,不甘倔服于严寒雪霜,能够当当正正做人!”

    张树亭听罢,又是郑重点头,知道老知事这是在借梅花暗示自己。

    只是很后来,张树亭也才知道,老知事王琴堂不但当得好知事,画梅更是堪称一绝,且梅花在他疏枝高洁,花韵冷艳,更有暗香浮动之感。

    但最关键的又不是这些,最关键的还是,自邯郸归来后,如果说张树亭对烧锅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思路更清楚了,倒不如说,他改变烧锅现状的决心更大了。

    所以,自邯郸归来之后,张树亭按老知事的吩咐,在养子张玉萍的帮助下,认真书写整理老祖宗留下的那些烧酒规矩和秘决,并将甑口上老杨的烧酒方法融入其中之外,还用一年时间,将崔大海甑口上的窖池,全部按老杨的方法进行了改造,一时间,使润泉涌烧锅酒窖香更加浓郁,酒香回味更加悠长。使钟情喝润泉涌烧锅酒的人越来越多。

    不但喝润泉涌烧锅酒的人越来越多起来,自邯郸归来之后,又是用两年时间,在有了保定城、大名府、河间城、顺德城、正定城、北京城、天津卫分号基础上,又是不拘一格,分别在武定城和邯郸城顺利设立分号。

    或者说,以前在外地设立一家分号,从选址选人到分号正常运转,并被当地人普遍认可,要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而武定城和邯郸城两家分号,从选址选人到正常运转,并被当地人普遍认可,只用了两年时间。

    当然,润泉涌烧锅邯郸分号的顺利设立,还与老知事王琴堂和七丫头姑夫的大力帮助有很大关系。或者说,张树亭的一趟邯郸之行,不但收获了眼界,其实还收获了一家润泉涌烧锅邯郸分号。

    转眼间,时光流逝,一晃已是十几年过去。十几年过去,烧锅仍是烧锅,老城仍旧是老城,但这时安肃县已改称徐水县,县公署也改称县政府。

    这时再看张树亭,十几年前,张树亭人长是白和瘦,说话办事还容易冲动。但这时候,人又显得黑和胖了,黑和胖中又透着一股子沉稳和刚毅,就仿佛从蝉壳中刚刚脱出的幼蝉,经过风吹日晒,又一下子变得刚健有力起来一样。

    但此时最关键的又不是这些,最关键的还是张树亭本就是性情耿直之人,这时候,说话办事就显得更加沉稳老练,更加地不拖泥带水。不但沉稳老练和从不拖泥带水,在关乎当时商户利益和徐水商业发展上,更是敢向徐水政府坦诚直言,一时间,在徐水商界的声望也是与日俱增。

    而十几年过去,张树亭的四个儿女都相继长大成人。但十几年过去,家里变化也是巨大。先是几年前的一个月满之夜,张家大老太太溘然长逝无疾而终。一年后,读完徐水模范小学,又考入直隶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且留校教书的养子张玉萍,又突然被学校开除,只身去了南方,从此再无音信。

    而养女张玉珍,又是自小就被张树亭送入徐水模范小学读书,后来,又是在养子张玉萍的动员下,考入其所在的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两年前毕业后,也同样没有回到烧锅,而到西部一个镇子当了教书先生。

    对义子义女的选择,张树亭不支持,但也从没有横加干涉过。他这么做,倒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是他的亲生,而是因为他从他们身上,尤其从养子张玉萍身上,看到了一些他想要的东西。

    但对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他要求又是极为严格,虽说也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