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细细寻味,黑板上的这四条成语若首条一换则可由‘李杀人了!’而组合成意图不同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即‘杀人了,李!’
很明显前者重在告知众人犯案凶手乃是一李姓之人,为揭露之意;后者侧重于提醒李姓之人要小心杀人凶手,为警示之意。
然而事实却是黑板上的四条成语并未按照这两种意思进行排列,而是有意打乱了排列顺序。试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有多么的急迫,被害人咽气前为何还要做这等故弄玄虚之事?唯一的解释便是死者想要以此方法来同时表达出上述的两种意思,换句话说,李姓之人杀害了某人,而这个所谓的某人临死前又提醒另一李姓之人要小心警惕!
当然这只是甄时峰的推测而已,不过此番推测则巧妙地将两条本已无关的线索串联在了一起。回到刚才的那张表白纸条,纸条本身虽破旧不堪但上面的字迹却是相当工整,与黑板上的粉笔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将表白事件与杀人事件放置于同一急迫的情形之下,即杀人时的情形,那么被害者急需提醒某人,表白者急需表露心意,而作用的对象均为那名叫做李玲玲的女生,这样一来二者不就恰好构成了死者与凶手之间的关系么?如此,行凶动机也可顺理成章的探导出来,即为情杀。
推理至此,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峰哥随手扯下了那张座次表并站在教室后方端详着整间教室的布局,以此为观察点,李玲玲所在的位置处于空间的左上方,李璇即为左下方,另外四名李姓男生分别就坐于空间的四个角落。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此四人的位置是如此的奇怪?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甄时峰根据上述得出的结论再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若为情杀,那么这四名李姓男生之中恐有二人恰为情敌。为了避免矛盾冲突,班主任刻意将他们调至比教室边角线距离更远的对角线的位置,当然照顾到其他人的情绪,余下两名李姓男生也分别调到了另外一条对角线处,以彰显公平之意。而玲玲位于教室的左上方,那么这一对情敌势必是在右上左下的对角线两端,如此便可防止与玲玲进行过多的接触。
至于另外一名关键人物李璇,她在此案件中恐怕是扮演了凶器的提供者或被提供者的角色,她的位置与左下角李姓男生的位置极为接近,因此那盒细针很容易就能拿到手中。
杀人者:李显,被害者:李明,关键人:李玲玲,涉及人:李璇。
为验证自己的猜测,峰哥便将表白的纸条与该男生书本上的字迹稍一对比,真相果然如此!
从最初的线索点到接下来的连接条件,再到如今的案件组成人员。以假设条件为基础,利用大量的推理论断进行填充,最终得到一最为接近真相的合理结论,这正是逻辑推理的魅力所在,同样也是身为侦探的甄时峰的强大之处。
当然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看着手中那张微微泛黄的座次表,再瞥眼已被捏成一团的表白纸条,他忽然察觉到了一处被自己忽略掉的关键点。仔细一瞧,虽然纸条上印有两道格线,似由笔记本上撕下的一角,但其本身却带有一丝淡淡的霉色,试想有哪个学生会使用这样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想到这里,甄时峰连忙转身望向了教室后方的公告栏,其中一张微微发黄的值周表上恰被撕去了一角,同表白纸条一接无论痕迹还是色泽皆完全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值周表上标有四名关键人物的名字正与其序号以及值周日期相对应,按照序号大小与日期进行组合排列后便能顺利地得到八种八位数字的密码。
“哈哈,终于…………终于被我搞定啦,不容易啊!”兴奋之余,峰哥迅速地将八种密码一一尝试了一遍,当第四次输入时只听得咯噔一响,螺旋摇手飞快地转动了起来,大门缓缓打开,与之一同响起的还有鲍芬博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