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钢铁不愧是衡量近代工业水准的重要指标,也让华夏古人的一句话,在这次制造锰钢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頂點小說,

    锰钢现在制造出来了,那以后,好多的的工业元件也就不再怕了。

    前面说到,坩埚模型的烧制,主要就是为了精密仪器的制作,只不过大明当前的度量衡,有些不规范。

    一分、一丝、一毫、一厘、一寸、一尺、一丈不一而足,但这些尺寸,谁实话,没有具体的考较,因此,好多只是人的经验之谈。

    再从重量上说,明代的是十六两为一斤,二斤就是三十二两,很不方便,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带零头啊。

    这里面既有十进制,也有十六进制,好多东西都比较模糊,在近代精准工业制造业中,这就是一个致命打击。

    朱常浩也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只好将二十一世纪现成的度量衡给借用过来。

    所有的东西,全部以十进制为单位,即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丝米等。

    重量单位为吨,公斤,两,克等

    体积单位有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朱常浩虽然知道这些尺寸,但如何比划出来,确定到毫分也不清楚。

    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他记得,一米等于三点三三三三尺。

    这样,从军器监里面,专门有工匠进行打造。

    重量单位也好算,十六两大概是七百克,将七百克换成五百克,那就不成一斤了吗?

    体积方面,一立方米水就等于两千斤,也就是一顿,以此类推,也可以知道其他重量单位。

    朱常浩琢磨了一下,将自己的想法写在本子上,明天就去军器监,用白银做一个米尺,以后大明的长度单位就以此米尺为原型。

    将来这个尺子,朱常浩决定自己收藏。

    这是度量衡的问题就这样思虑了一下,下来就要给皇帝上奏折,关于大明辽东宣慰使和七所皇家大学的册封。

    奏折中,对于辽东宣慰使,朱常浩从一个乐善好施,为大明辽东出钱出力的原则下,还要求侄儿皇帝派一个太监来监督自己的辽东宣慰使的所作所求,以便降低崇祯对自己的戒心。

    第二封奏折,朱常浩还将今夏设立襄阳汇通榷市,夏季税收的一万两白银要押解到京师。

    第三封奏折,朱常浩以从粤西以南运大米为借口,要求组建洞庭湖水师,鄱阳湖水师,还有防御倭国的北洋水师,保卫西南海疆的南洋水师。

    这些水师,朱常浩在折子里面写到,五到十年以后,如果皇上需要,可以归还给朝廷,最主要的是,组建这些水师的银两,军械,战船由瑞王朱常浩独自提供。

    总共三件事,写了三分奏折,分别是七所皇家大学,辽东宣慰使,水师等事。

    朱常浩写完这三本奏折,心里有些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好像将意见事情给忘了,但具体是啥事,实在想不起来。

    晚上睡得很舒服,和刘紫莲交劲而眠,一眼无话。

    晨曦中的骄阳,还是那样刺眼,今天朱常浩没有到军器监去,因为今天要看一下,锰钢的轧辊(钢柱)咋样了,是否达到卷压机,轧钢机的要求。

    如果达到了,那水力驱动的轧钢机就可以完成了,到时候蒸汽机制作,那也就有望了。

    而且,对铁甲船,火炮,还有银元等钱币的制作,那就不是铸钱,而是压钱了。

    但早上的时间,朱常浩不坐等、浪费,在花园里面,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吐纳,手势等方式,朱常浩总算将今天的的课程给修行完了。

    神清气爽的自己,吃了早点之后,就到王府的学堂里面去看看先生是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