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元璋眉头一挑。

    大孙的话让他有些出乎意外。

    其实对于平倭的人选朱元璋最先考虑到的确实也是朱棣相对其他能打的藩王来说朱棣的藩地算是离得比较近了。

    而能够打仗的将领在近段时间朱元璋都会根据情况陆续调回京师安排到大孙这边。

    若是不跟的大孙的自然就没有离开京师的可能。

    “大孙就不怕你这个四叔将来给你整什么幺蛾子?”

    朱元璋开口问道。

    之所以没定下老四朱棣朱元璋当然都是在为大孙考虑这个事情。

    在朱元璋看来如此聪慧的大孙怎么可能连老四朱棣的想法都猜不出。

    朱英微微一笑说道:“四叔既然跟我开了口我这个做侄子的怎么能不答应呢。”

    “不过东海沿海太长我担心仅仅四叔一人怕是有些力所不逮。昨日我和三叔聊过似乎三叔对于海事颇有几分见解。”

    “或许三叔跟四叔同去想来沿海倭寇的问题应当能够更为容易的解决。”

    听到这话朱元璋哑然失笑。

    好个大孙原来还是打的这般主意。

    老三朱棡的藩地在山西太原他还真没想过让老三过去沿海平倭。

    不过对于老三还有老四之间的一些恩怨朱元璋这个当爹的哪能不知情。

    尤其是洪武二十三年老三心里的委屈朱元璋很是清楚。

    当时朱元璋也没想到老四竟然那么快且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北元残余给搞定了。

    谕旨是他下的当时太子朱标正好视察到了山西太原就朱元璋看来那些北元残余当然没有大儿重要。

    所以朱棡率领的大军并未遇到北元残余就返回了。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朱棡被朱棣狠狠压制了一番。

    现在大孙的想法明显就是让两人再次争夺一番看看到底谁强谁弱。

    “大孙说的是倭寇从哪里出现确实难以捉摸既然老三也想去那就让他们哥俩一同去吧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心中对于大孙越发满意。

    所谓帝王之道讲究的就是平衡而大孙只是刚刚接触就能领悟出来真是天生的帝王。

    果然是咱的种。

    长相可以骗人但是智慧不能。这般聪慧的人儿除了自己的种还能是谁?

    听到老爷子这一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朱英有些想笑。

    正确的情况应是叔侄同心。

    沿海倭寇的关键就是在于走私商贩的隐藏势力。

    论真正的倭寇漂海过海能有多少便是大明水师一上就直接给剿灭了。

    之所以每次剿灭不利无非就是有人通风报信。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这般长的海岸线怎样都是会出现漏洞。总不可能老百姓放着那空地不生活吧。

    至于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一共去平倭谁能得到更大的功劳这点完全不在朱英的考虑范围之内。

    首先朱棡一共过去那么拥兵养寇自重这样的行为朱棣就不可能办到了。

    其次朱棡去清剿走私海商定然是会得到朱英麾下势力的帮助早就对那些海商无比熟悉直接干进老巢就行了并不是太费事。

    这样一来朱棣也只能被逼迫着加大剿匪的力度再难有其余的心思。

    “爷爷可曾听说过姚广孝?”朱英开口问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回忆一下摇头道:“未曾听说过大孙提到此人可是有何安排。”

    朱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解释道:“是一名僧人法名道衍。”

    现在的姚广孝并不叫姚广孝。

    姚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