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go-->    陶歌点头没有怀疑。

    她刚才认真抽读了16本书每本书都挑有笔记的页码细细读了一段发现那些读书感悟并不是随便写写的。

    而是每一条读后感都有很深的文字功底每一条都有很深的立意。

    又瞟一眼书墙陶歌忽的有点佩服这年轻人了。

    来之前都觉得他可能是那种极有天赋的天才。

    可实际触摸后才发觉了不起的天赋背后是刻苦与扎实。

    张宣给她倒一杯茶。

    陶歌接过茶杯小口抿了抿放下杯子抬起右手腕看了看表就问张宣:

    “你准备好了吗?”

    张宣笑着点头没接话一脸的轻松写意。

    见状陶歌也是坐在了对面椅子上接过助理的文件稿页翻了翻就微笑着对张宣讲:

    “这次采访我希望是一次和朋友约好的时间漫游。

    今天我们要聊聊你的创作聊聊比一本小说更漫长的创作周期中你的创作心态与生活的变化。

    你书里写到了苦难写了这片土地曾经所经历的。但我还是更感兴趣你是怎么“狠心”让笔下人物面对那些苦难的?”

    张宣笑了笑随即收敛表情肃穆地说:

    “我曾经的生活就是苦难。我是在苦难中摸爬打滚过来的我并不觉得苦难是有什么不可以面对的相反只有经历了苦难才会品味出人世间的甘甜。

    风声这本小说我主要是想写人与苦难的斗争缅怀大变革时期那些先烈在苦难中做出的斗争。

    当有一天一群人不害怕苦难一个国家不害怕苦难时甚至是对苦难能够亲近起来的时候这群人、这个国家是非常强大的。”

    陶歌听得笑了给了一赞叹的表情后就正式开启了今天的采访。

    陶歌说:“我们先从“风声”的外围开始聊吧?”

    张宣点头:“好“风声”确实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可以聊。”

    陶歌问:“我了解到你之前有用“三月”这个笔名在知音和青年文摘上发表过文章这个时间持续了一年。

    而后你突然给人民文学投了“风声”前后的笔力结构和文风差别很大这两者之间存在有隐秘的联系吗?”

    奶奶个熊!

    就知道这些烂事瞒不了人就知道会被翻出来…

    内心郁闷至极张宣表面却非常镇定地回答道:

    “今天下午你也了解到我以前的生活并不如意几万块的外债甚至让我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那时为了生计为了稿费改变吃红薯饭的困境才尝试着给知音和青年文摘投稿只是没想到我一投一个准一投一个准。”

    说到这张宣情不自禁笑了笑继续道:

    “你还别说就是因为屡投屡中我才发现自己有写作天赋的。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我发现只给知音和青年文摘供稿没什么难度甚至觉得有些浪费时间。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萌生了为什么不写一点高深的东西出来呢?

    然后蹒跚地上路了。

    每天开始狠补军事谍战方面的书开始写风声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陶歌笑说:“事实是你写出来了确证你是这块料。”

    张宣点头说:“我也认为我是有写东西的天赋的。

    这种天赋主要体现在摸得到方向、忍得住煎熬可以用一个晚上想一句话、想一段情节、想一个故事。

    我精益求精甚至到了着魔地程度有时候为了一句话一个想法我甚至会推倒重来从头开始以至于我耗费了大量时间堆积了很多版本的废稿。”

    陶歌问:“你一共改了几版那些废稿还在吗?”

    张宣说:“废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