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你就放了罢。不放,早晚要成祸事。”
里正无奈,拿着老烟锅去寻族里老人商议去了。便是他要了一辈子老脸,此时也是愁眉苦脸的。
里正一走,不少听见的妇人都走了进来,打听道:“果真要归娘家去?!”
“人家侄儿亲口来说的,能有假?!”里正娘子叹道:“真走了,便与咱家两不相干了,将来生老病死,都是桂枝的命数。咱们村也能松口气。”
“再是命数,再是遭嫌弃,也
比在老大家好,”一妇人道:“到了娘家,顶多看点眼色,还能饿死?!”
说的也是!
不管咋样,总归是比村里强的。
“这王安福是丧了良心的,”一妇人呸了一声,道:“桂枝这一辈子是栽在钱老太婆手里了。”
“苛待了一辈子的儿媳妇,生怕在她死后翻身当婆婆能享福了,所以死前,把家作主给分了,连那两口子的养老田都不分,呵,村里就没这么狠毒的做法儿,谁家分家不给老两口分养老地的?!钱老太婆在世,也是强横了一辈子,村里都怕她。死都要作妖。”
“你们说,钱老太婆是不是克儿子啊,这永生不就死了,好端端的说不行就不行了,只怕是钱老太婆要儿子去孝顺呐……”
一说就歪了,难免说到怪力乱神,骂了一通钱老太婆不是人,死了也不作好鬼。
然后就又说道:“桂枝有个好侄儿,这挺叫人羡慕。原来这世间还有被娘家善待的。好福气啊。”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一妇人取笑道:“叫你那两个儿子也如王安福那似的,你要不要?!”
那妇人急了,道:“谁要了?!你再瞎说……”
“不是你说羡慕的吗?!”另一妇人嘿嘿一笑,道:“叫你们家两儿媳妇都跟小钱氏似的,看你还能不能抖婆婆的威风!”
两人打闹起来,那被说的妇人是真急了。有儿子孝顺,谁要侄儿?!
也是!这样的福气,也是不得已的福气呐!
“那也是张兴柱讲良心!”里正娘子道:“这世间不讲良心的侄儿多,还是不讲良心的儿子多?!”
也是!还是儿子可靠的多。到底是亲生的。所以说,桂枝这,也算不得已的福气了。
想到娘家,众妇人心里就是一黯。这时候讲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们回娘家次数不多,可是,又有几人真正的回了娘家,会被当正经的客人相待?!不是叫做农活,就是做家务,还得帮着做饭,做了饭还吃不到几口好的。手上不拎点糖肉的还要被骂打秋风的……一想就心塞。
这世道。
有妇人好奇的道:“桂枝能走得成吗?!”
“村里是听他们家安排,”里正娘子道:“也不敢作这个主。
只是分了,就生死由命了。与咱村不相干了。”
“我看是能分得成……”一妇人是个明白人,道:“要是不叫走,就得重新给分养老地。永生死了,桂枝好歹也是长辈。张家侄儿要是咬死了一定要分养老地,王安福就得把田吐出来重新分……他肯?!”
也是!众妇人一想,不禁一叹。仅凭着这一点,王安福是巴不得张桂枝赶紧死!走,他是不主赶走,但绝不会留。所以,他纠结是绝不会纠结的。况且还有小钱氏在那煽风。哎。
有时候亲儿子心狠起来,可真是!生这样的儿子,还不如生块叉烧!呵。
心寒呢,她们都是生养过的人,最能体会这种。若是她们,只怕要恨死了钱老太婆,恨不得要掘了她的坟!
有几个妇人说了会,又起了身,往王家去瞧进展了。不管是出于好奇,热闹,还是别的心思,村人多数如此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