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余思雅也不意外,工作虽好,但也有人会因为种种原因难离故土,选择留在家里。他们也不能强求,只能尊重别人的选择。

    “这些人的资料都整理好了?你跟我说说他们的情况。”余思雅笑着说道。

    丁舜点头,将这批人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遍:“23人中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8个人,其余都是20到30岁,已婚已育的……”

    从年龄到婚育再到每个人的家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长等,丁舜都大致了解。

    走到食堂,正好说得差不多。

    因为今天是周日,服装厂休息,除了值班人员外,没什么人,平日里喧哗的食堂空荡荡的。23名退伍残疾老兵已经都坐好了,饭菜也摆在了桌子上,每桌四大盆菜,两荤一素一汤,不精致,但份量多,管饱!

    看到丁舜和余思雅进来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望了过来。

    丁舜笑着介绍道:“大家好,这是我们清河鸭集团的负责人,余总。听说大家过来了,余总特意来看望大家。”

    人群响起了掌声。

    余思雅笑了笑:“大家不必拘礼,先吃饭。吃过饭后,我会根据大家所填的资料,给大家安排工作,争取让大家明天就正式上班。”

    这些人心里其实挺没底的,他们大老远跑过来,管吃管住的,顿顿都有肉,也没什么事情给他们做,大家心里都挺慌。听余思雅说马上就会有工作,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人基本上都不善言辞,面对余思雅这么个年轻的领导,又是个姑娘,挺拘谨的。

    见状,余思雅索性跟丁舜单独坐一桌,边吃饭边聊工作,趁着这个时间了解一下服装厂目前的情况。

    提起工作,丁舜眼睛都亮了:“余总,你猜猜我们厂子九月以来,出货量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块儿?”

    余思雅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无比肯定地说:“零售批发!”

    丁舜瞪大眼,震惊地望着她:“余总,你,你怎么知道?”

    余思雅笑了笑,不答反问:“说说具体的情况。”

    这还用问吗?街边摆摊卖清河鸭服装的人太多了,她一路骑车过来都看到了好几波。全市有多少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小摊贩更灵活,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同样的衣服,买谁的还用说吗?

    正是因为销量好,赚了钱,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业青年加入到摆摊这个行列。

    虽然被余思雅猜了出来,但丁舜的兴致不减,笑呵呵地报出他们最近的成绩:“目前登记在册经常来拿货的个体摊贩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人,量也每天都在增加,截止前天,这个月零售批发的服装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件。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新鲜的现象,有一部分人拿的衣服特别多,一次几百上千件,而且三天两头过来拿衣服,后面都转手卖给了周边交通不大便利的县城、小镇上更小的摊贩,余总,这个事要不要制止?”

    “为什么要制止?”余思雅反问。这不就是经销商、代理商的萌芽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能力果然是无穷无尽的,只要给他们一点土壤和水分,他们就能发挥所有的智慧,茁壮成长。

    丁舜拧着眉:“可是,他们这样赚取差价,被上面知道了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余思雅笑看着他:“不用担心。他们也是付出了劳动,辛辛苦苦过来拿货,然后将货带到更远的地方,薄利多销,只抽取很少的利润,赚的也是辛苦钱。”

    丁舜思考了两分钟:“好,我明白了。”

    余思雅笑了一下:“这些人将咱们的产品带到更远的地方,对咱们也是一件好事,咱们应该鼎力支持才对。回头你看看能不能做出成本更低,更便宜,但耐用的商品,专门供应这一部分小摊贩。为了跟百货商店里的货区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