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章全名:行西域苏烈擒贼,查姑墨剑风遇袭。)

    诸葛亮与黑齿常之率领着大部队,倒是一路无阻。

    得益于尉迟烬的治理,西域之地的大部分马贼盗匪,早就被肃清。

    除了阿卜杜拉那群有意被窝藏的家伙。

    可惜人若是倒霉啊,就算喝口凉水都塞牙。

    还没等阿卜杜拉举起造反的大旗,便已经被苏定方的三百亲兵一窝端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感慨道:“如今西域新定,百姓安宁!全赖陛下之功也!”

    黑齿常之听到先生夸赞义父,也露出标准的笑容,“父皇功盖千秋,是非曲直有后人评说!倒是尉迟烬奉上的文书中,有一文士名为周东辉,多次被其提起。”

    “周东辉?”

    诸葛亮稍作回忆,便答道:“此人倒是有些本事。如今陛下规定,地方官员三年任期,考核皆通过,便可调离西域,回到中原。”

    “可这周东辉,却每次都在第三年,或多或少出些小问题。”

    黑齿常之也来了兴趣,一位县令,自然不想一直窝在小县城内。

    却每逢三年考核期,便会被人上奏犯错,当真是奇怪!

    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对劲。

    “此番前去姑墨县,须注意此人。”

    “一切全听先生安排!”

    两人在明,苏定方和李剑风在暗。

    李恪这番用意,就是要彻底找出西域的蛀虫。

    让西域彻底归纳到大唐的统治中。

    ——

    姑墨县。

    县令周东辉一身官服,早已打好了补丁。

    他是前些年李承乾麾下的进士,太子造反后,此人自然被疏远。

    觉得当京官无望,便主动提出调任西域,成为一方县令。

    在西域为官,除了有基本的能力,还要卸掉各民族的矛盾。

    这些人之前可都是西域诸国的子民,骨子里还不认可大唐。

    能在姑墨,至少六年的评审中,略逊一筹,可见周东辉的本事。

    “大人!传来消息,朝廷派青龙天将,诸葛先生前来!他们已经过了安西都护府!下一站便是我们。”

    手下捕快王烨抱拳行礼道:“大人不如换身新的官服……否则见了朝廷命官,未免太过寒酸……”

    “怎么?觉得老子丢人了?”

    周东辉眼珠一瞪,怒斥道:“老子穿这身官服,上对得起陛下栽培,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就算他们是朝廷命官又如何?我行的正坐得直!”

    说罢,周东辉便不再理会王烨,“农忙时节,百姓们需要水,让衙门闲着的人都跟我出去挑水!”

    县令亲自挑水,与百姓一起灌溉农田,属实罕见。

    周东辉自幼出生贫寒,干起农活来轻车熟路。

    也正是听闻此人贤名,尉迟烬才多次上表朝廷,希望李恪能够破格提拔。

    诸葛亮与黑齿常之也是抱着看看对方能力是否属实。

    “周大人,这是刚摘的瓜,您拿着吃,保熟!”

    “先尝尝葡萄!您吃过了,我再去酿酒!”

    “周大人,陛下吩咐的棉花,我们也种下了!”

    百姓们的热情,令周东辉十分满意,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拿起一个甜瓜便咬下,汁水甘甜,与民同乐!

    “多谢乡亲们!咱们姑墨县,还要当第一!粮食产量,瓜果产量,都要第一!让陛下知道咱们对朝廷的贡献!”

    周东辉一声令下,百姓们干起活来更加卖力,还不时有人哼唱起小曲。

    这一副良辰美景,何人看了不称赞一句?

    暗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