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嗯,此事重要,须仔细谨慎,不可误差。”    “诺。”    张军的亲兵走到刘少尹身侧,附耳低语了几句,刘少尹眼睛瞬间发亮,看了张军一眼。    张军没注意这些,正对安定军守将说话。    “此际刀兵四起国家危亡,所谓贵人佛寺豪绅地主因巨唐而富贵,也须为巨唐所承受,此为正理,何须耽心?”    那亲兵却是语给刘少尹,郎君已经受了王命册封,节度凤翔陇右了。    这是大消息,自此张军在凤翔才真正成为老大,一言一行再无顾忌,当下刘少尹的忧心就去了大半。    这会儿就是这样,节镇的权力太大了,实际上完全就是封地为王,在自己的地盘上为所欲为,别说分个田亩,只要不公开造反,怎么都不算僭越。    是执掌一方军政财税吏户田所有大权于一身的大都督。    像什么宫殿建多高啊,用的什么瓦呀,穿的衣服颜色刺绣规置,乐器乐章出行礼仪这些,早就被这些节镇们越了不知道多少个来回了。    朝庭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也没管,主要还是管不了,惩戒不了的话只是问责就显得更加软弱了,所以干脆就当做不知道,看不着。    不知道李世民要是地下有知,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事情就是这样的,刚开始没管,后来也就没法管了,其他人一看这都不管自然有学有样,然后你追我赶越来越过份,于是后来不就开始造反了吗?    没办法,流行啊。你指望着他们自己良心发现适可而止?人心是没有止境的。    ……    “凤翔一府,自然凭府尊做主。”刘少尹底气足足的附应了一句,这也是给守将听的,加强他对凤翔府的信心。这是个人英雄时代。    远的不说,就说李晟。    这老爷子居安思危一心为国,平复了反叛后和皇帝要求节度泾原,然后在泾州树起帅旗,从那会儿一直到他死,吐蕃就愣是不敢往这边走。    这就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个人英雄时代的最佳体现。    这边在说话,那边李怀光的部队在渡河,旗帜顺着桥面连成一片,在河风中猎猎招展,到是挺好看的,气势相当足。    “李部前锋营主将可是识得?”张军看着那边摆开作战阵型做足了姿态的李部前锋营问。    “此乃家严军中都虞侯,阎晏,系邠州老营。”    “阎晏?”张军皱起眉头。    这家伙可是李怀光亲信里的亲信,从贴身牙兵带出来的,李怀光把军中都虞侯交给他执掌,可见信赖。    这家伙也是为数不多的死叛派,特别支持李怀光造反,也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王景略本来已经把李怀光说动了,硬是被他给搅了。    退守河中的方案也是他提出来的。张军感觉,这个所过诸县鸡犬不留这事儿,是不是也会和他有点什么关系?    “待某去和阎将军问话。”李玫抖了一下马缰就要过去,被张军伸手抓住马鬃:“不急,再看。”    李玫骑的战马被抓住挽成髻状的马鬃可能是有点不舒服了,扭着脖子想挣脱,张军的战马扭头看了它一眼,呲着牙打了个鼻响,这马就不动了,老老实实让张军抓着。    “等李太尉过河。”张军看着对岸缓缓移动的五仞纛旗。    纛旗动,说明李怀光在行进,中军马上要渡河了。    纛旗六面,五方旗紧随其后,红色门旗八幅,门枪两杆,旞旗高挑大书李字,然后是严惊鼓十二面,角十二具,后面跟着营内诸将麾旗,各旅枿旗,各队旆旗。最后还有两百五十面军鼓。    这就是节镇(大都督)出行的仪仗了。这个不管是战阵还是出行都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的,这是身份彰仪。    这要是有把狙击枪……张军右手食指勾了几下。    “郎君,这枪?”安定守将这会儿看到了三营将士们背着的长枪,发现了不同。    “哪里有枪……呵呵,”张军正沉浸在狙击的快感当中,差点说秃噜嘴:“此物却不是枪,某唤为三棱血刺,我凤翔新军以此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