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布达木的手中租借到土地后,张天昭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5日,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修建城堡。

    整个船队的人,除了轮换休息的,所有的人手一齐出动,花了整整十天时间,才建成一个占地约一亩半,条件极为简陋的小城堡。

    其实,说是它城堡,还不如说它是几间带有围墙的木头房子比较恰当。

    如果有敌人前来攻打的话,张天昭心想,也许只需要一波进攻,会就把这座刚刚建立起来的所谓城堡,烧得干干净净。

    可即便如此,当城堡建成时,张天昭那个高兴劲儿,简直是得意忘形!看看周围人怎么也搞不清楚,北海伯爵为了这么个小城堡,居然会高兴到这种程度!

    在给城堡取名的时候,张天昭想来想去,决定还是遵循习惯,叫乌兰乌德。他觉得对他而言,这个名字比较熟悉,也比较顺口,能唤醒他穿越前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乌兰乌德修建好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6日,张天昭留下60名近卫军,50条火绳枪,4门3磅火炮驻守城堡。就匆匆忙忙地带领着他庞大的船队,继续逆着色格楞河而上,前往恰克图。

    从地图上看,从乌兰乌德到恰克图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也就是220公里左右。可他们走的是水路,东绕西拐的,张天昭估计,最少要走300公里才会到达恰克图。

    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鲜卑利亚夏天经常刮的西南风,已经被日渐强烈的西北风,压得死死的,被逼退出了鲜卑利亚。

    所以,尽管船队是逆着色格楞河而行,可在强烈的西北风下,船队的速度并不慢,一天就可以走50公里左右。

    到了8月21日的中午,在多次往返于恰克图的莫老头的指引下,张天昭的船队,花了6天时间,终于从乌兰乌德,来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恰克图!

    恰克图是买卖城,是从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到北海的必经之路。也是蒙古人与东布里亚特人在地理传统上的分界线。

    过去,作为土谢图汗部附属部落的东布里亚特人,他们每三年向土谢图汗部缴纳的贡赋,交割地点,就是在恰克图。

    交割完毕后,东布里亚特人就用多余下来的货物,比如毛皮,动物油脂等,和蒙古人交换铁锅、茶叶、皮甲等货物。

    由于交换频繁,需求巨大,恰克图的名声就四处传开,也渐渐地出现了来自大明的汉商。

    汉商们的商队,穿过戈壁沙漠,带来了种类繁多的商品,让本已崭露头角的恰克图,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成为漠北和北海地区最有名的买卖城,是土谢图汗部的摇钱树。

    张天昭对恰克图神往已久。穿越前,他曾经看过一本德国人在18世纪写的历史书,作者亲自到过恰克图,他在书中称,18世纪上半叶,在恰克图,清朝与罗刹的商品产交易,平均每年高达两百万卢布以上,相当于一百万两白银。

    因此,张天昭一直想亲眼看看,到底在是什么样的魔力,才让恰克图,会成为可以与张家口比肩的专卖城?

    带着无比的向往,等张天昭远远地看到恰克图时,才发现,恰克图是位于一处盘地之中,四周都是低矮的山岭,山岭上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远远看去,好像大地也它们被染成了绿色,显得生机勃勃,格外美丽。

    只是这种美丽是短暂的,等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山岭上所有树木的叶子,几乎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金黄色,最后落叶归根……

    只留下光秃秃枝桠,依旧站在山岭上,面向北方,迎接着寒冬的到来……

    在恰克图城的旁边,是发源于东北山岭深处的恰克图河。

    此时的恰克图河,就犹如一条平静的白练,横亘在盆地中间,把盆地无声无息分为东西两半。

    然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