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

    张里正不断恭喜丁大山乔迁新居,祝贺他儿子又娶媳妇,

    丁大山知道张里正说完好话,然后就是税赋的事情。

    不过他没有谈到税赋的问题,而是说官府在张家庄修建一个亭子,说召集百姓,有大事宣布。

    这个一定要去,而且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

    赵平接到举报,说金堂县土著实际人口不止一千。

    但是官府户籍上却不到一千,其余人口在那里去了呢?

    赵平找到张思这个未来岳父,问这个是怎么回事?

    张思并没有回答,陷入沉思。

    赵平也没有打扰他,让翠竹给他泡茶。

    翠竹用手扭了赵平手臂一下,赵平不禁苦笑,这个能够怪我吗?

    这个可是娘亲安排的,就是你也是娘亲安排的,好不好?

    还好,自己与翠竹算得上青梅竹马,两人又情投意合。

    翠竹看到赵平揉了揉自己手臂,脸上露出苦笑。

    心里不禁一疼,上前轻轻用手揉了揉。

    张思在一心一意喝茶,没有注意到这些。

    其实,他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他的女儿只是小妾,而且他本人也有侍妾。

    突然,张思一拍茶几,上前对着赵平一礼说道:“主公,我想起了,确实有一些大户隐藏人口。”

    赵平不禁大喜,还礼说道:“谢谢伯父,哪些大户有?”

    张思看了看龙泉山,毅然说道:“这个金堂县有好几家,包括我的宗亲。”

    地主豪强的出现,其实与宋高宗赵构分不开关系。

    他不是太子,当然不是合法继承人,继承大统乃是自己强行登基,并没有得到天下的承认。

    宋高宗为了掩饰自己位置的合法性,为了拉拢豪强依附对他的承认,对他们的横行不法多有包庇纵容。

    宋高宗当上太上皇,把皇位传给了养子宋孝宗。

    宋孝宗应该有机会整治地主豪强,但是他是一个孝子,所继承的皇位本来就不正。

    宋孝宗虽然号称明君,但是也并未进行匡正,同样走上依赖这些地主豪强的路子。

    在朝廷的纵容喝默许之下,地主豪强大量圈占百姓的土地,部分豪强甚至还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

    在南渡的大宋中后期,这种情况越来越恶劣。

    地主豪强们自行统计治下的户口,随意捏造数据上报朝廷,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上交很小一部分税收收入。

    同时,胡人入侵,战乱频仍,使得更多民户躲避兵祸而投靠地主豪强。

    地主们也通过支援南宋抗蒙的机会,和朝廷讨价还价,索取更高的自主权,慢慢的,他们控制下的户口变得几乎完全不能统计,也几乎不再纳税了。

    比如播州杨氏、思州田氏,在湖南、江西、福建、两广等地也有许多小型地主豪强,拥兵自重,自成一体。

    这些豪强实际上成为了所在地方的土皇帝,他们的命令要比皇帝的诏书更有力量。

    到了理宗末年,这种情况更加恶劣,朝廷账面能统计到的人口数量仅剩一千三百万。

    大宋朝一半只计算男丁数量,就算按两倍倍计算,撑死也不过两千六百万人口。

    而大宋南渡以来,巅峰时有多少人口呢?高达六千万人口!

    人口大量减少,就是意味着朝廷的收入锐减了一半以上,也足见大宋已衰落到了何等程度。

    赵平没有料到,在金堂县也同样存在这种地主豪强的情况。

    他们就是大宋的柱虫,大宋就是一步步被他们吃垮的。

    张家庄实际就是一个山寨,依靠山势而建,外观如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