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他们应该满足了,可是他们偏偏就不满足。    他们也是文人,而且书香世家,三代举人。    张固已经年过花甲,已经仕途无望了,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与孙子向上。    他们是最痛恨胡人的,因为胡人不喜欢科学,只是一味崇尚武力。    所以他们全族即便饿死,也不接受胡人的恩惠。    现在赵平来了,又让他们看到希望。    没有料到科举还没有进行,散官又出来了。    他们张家也在金堂县算得上小小的名门望族,特别是他们全族宁愿饿死也不愿意下山,更是为人们所称道。    他们是儒家之典范,是仕林之中的代表,有傲气有风骨。    他们觉得散官应该考虑他们一份,不能仅仅是外地之人,本地的仁人志士更应该考虑。    赵平小儿,如果你仅仅为了人口,把散官帽子发了出去,这你这样做,实在太寒士人之心了。    这些金堂县士人就这样矛盾,一方面为赵平才气所折服,一方面对赵平有所期待。    金堂县的士人接到张固的请贴,共商一件事情。    张家毕竟是名门望族,接到请贴之后来到县城县城醉春风茶馆。    议题就是散官的事情,他们共同团聚起来,希望赵平这个主簿还是应该考虑一下金堂士人。    虽然金堂人已经不多,但是以张家为首的士人还是非常有报国求仁之志气。    不然,他们这些士人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投降胡人?    当张思得兴洋洋回去向老族长禀报聚会结果时,却招来老顽固一阵臭骂。    张固的唾沫星子直溅张思脸上,张思很想一抹去,但他不敢。    如果他抹去了,张固反而会骂得更凶,也许耳光会打来。    张思摸准了张固的脾气,他老子面子观念特别重,你如果抹了脸上的唾沫星子,那你就是没有认真听从他的训斥,对他老人家的不尊重。    相反,如果你规规矩矩听他训斥一番,让他把心里火气发泄一下,他就会放过你。    但张思心里委屈得不得了,父亲呀,我可是为你去争散官呀,为何反而吃力不讨好?    并且,儿子为了你,把家里老窖铜钱都花了出去,难道你不希望得到这个散官?    张家虽然房子被烧了,但是经过努力,还是把埋藏在地下室的铜钱挖了出来。    果然是狡兔三窗,果然是家底深厚。    张固一边训斥,一边观察张思,见到他一脸的不服气,叹了口气。    他训斥累了,喝了一口醉春风说道:“逆子,你这样做,不但干事不补,反而适得其反。”    张思一下子就傻了,怎么会适得其反?    张固继续训斥之道:“你这样是在逼赵主簿在选择,你知道吗?虽然你是以请愿的方式?但是事实上是咄咄逼人。”    张思冷静一想,确实他们是以请愿的名义,行逼迫之事实。    张固继续训斥说道:“你这招,对付当今县令确实有效。因为当今县令刚刚走上官场,确实需要当地支持。”    说到这里,张固冷冷打量他两眼,说道:“但是赵平何许人也?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还被被有人称为小宗师。嘉定一仗,十万胡人大军几乎被与他大帅打得灰飞烟灭。这想必逆子也承认吧!”    张固一口一口逆子训斥他,但是确实说得口口有理,让张思想反驳也无从反驳。    张固一会儿说赵平是主簿,一会儿又直呼其名,其语气显然有毛病。    张思想纠正父亲,可是他有心无力。    说到这里,张固感觉有些口干,瞪了张思一眼,说道:“加茶。”    张思只好找到茶壶,给张固掺了开水。    张固喝了口茶,火气消了一些,说道:“赵平不但不需要金堂县的支持,金堂县反而需要赵平的支持。”    张思也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听父亲的训斥与讲解。    张固见到他此时终于认真讲解,继续说道:“现在金堂县沦落到完全离不开赵平的地步。如果没有赵平,甚至可能县也会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