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能否忍受小郎君所说的三昧真火,小的不敢打包票。”    还是这一句话,不管怎样,就试试吧。    第一天,只是琉璃珠子。    第二天,只是碎琉璃。    第三天,琉璃凹凸不平。    第四天,琉璃依然弯弯拱拱。    第五天,在上百碎片之中终于有一个比较平坦的小琉璃。    第六天,依然是小琉璃。    第七天,开始出现大琉璃。    第八天,开始出现成片大琉璃。    第九天,大琉璃依然还有小琉璃。    第十天,开始出现稳定的大琉璃。    第十一天,大琉璃终于稳定了。    但是,琉璃就是琉璃,绿色的,赵平需要的是几乎是无色透明的玻璃。    琉璃之所以是琉璃,上因为含有杂质,是半透明;而玻璃却没有杂质,因而无色透明。    赵平找到磁铁,吸收含有铁的杂质。    经过这个法子,琉璃杂质大大减少。    虽然不是无色透明,但是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不是无色透明,但是至少比大食运输过来的有了极大的提高。    至于完全做到无色透明,那个非要用化学方法处理其中杂质,目前很难办到。    有了透明琉璃,只是第一步。    关键是做出种种杯子及盘子、瓶子等形状,这个是关键。    赵平前世在实验室学习制作小玻璃器皿的制作,勉强算一个老师。    玻璃之所以容易制作,就是玻璃不容易传热,可以直接用嘴巴吹。    于是他学着吹琉璃形状,开始几次失败。    二三次之后,赵平终于成功,吹出小杯子的玻璃。    姚毅目不转睛跟着学习,他是幸运的,跟着赵平逐渐掌握了玻璃去除杂质、成型及制作法子。    成功之后,赵平又办起了琉璃作坊,亲自担任作坊坊主,姚毅是副坊主。    除了他之处,赵一郎及王国尔也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方法,两人分别是第二及第三副坊主。    在赵平的三个琉璃弟子,姚毅最为高兴,他一直生活在他父亲阴影之下。    父亲生意比较忙碌,加上有人不断入川劫掠,不但给姚氏作坊生产蒙上阴影,心里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父亲心里烦恼,对于他们几个儿子的教育,除了传授手艺之外,动不动就是用打骂来代替教育,用他一句话来说:“黄荆棒子出好人,不打不成人。”    现在他终于有了出头机会,而且还可能比父亲做得更好,终于可以在父亲面前昂首挺胸说得出硬话。    他急忙上前一礼,深深在感谢赵平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几天之后与舅舅一起回到金堂县,没有想到金堂县的情况比成都情况更加糟糕。    成都府是大半是废墟,那么金堂县更是废墟中的废墟,县城大半的房屋不是坍塌就是被大火烧毁。    就是官府也是一片废墟,原来的知县自知无法逃跑,干脆举火自焚。    官府如此,老百姓的住宅更不用说。    县城垃圾无人打扫,臭气冲天,还好有赵平手下这些官军打扫。    这里毕竟是成都东北大门,有人进攻成都必须攻下金堂县,因此遭受最为惨烈。    老百姓不是躲藏在乡下就是龙泉山山上。    整个金堂县的目前户籍人口竟然不足一万,竟然人口远远不如昌元县的赵家庄。    据王文修说,昌元县赵家庄人口急剧膨胀,已经突破四万,几乎是一个县的规模。    舅舅已经把情况想得足够糟糕了,没有料到实际更加糟糕。    不但贫穷会限制想像力,就是坏情况同样会限制想像力。    舅舅双手发抖,刘昂身子发抖。    这哪里是上任,简直就是发配。    不但县城没有人,就是六房也没有人,老百姓早已逃跑得一干二净。    舅舅与刘昂除了随身人员,可以说基本上是光标司令。    没有六房,只有保安团临时充当六房。    舅舅还好,毕竟是第一次涉及官场。    刘昂已经是官场老油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