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议。    段兴智见众位大臣没有异议,心里叹气一声。    但是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不得不同意的高祥泰的奏疏。    高泰祥随后提出奏疏,大宋赵家庄的轰天雷及破虏刀是一种新兵器。    它可以让一个小小保安团以少胜多战胜马匪!    它攻克被马匪视为天险的铜鼓山!    段兴智沉思一会儿,说胡人横扫天下,非山匪所能比拟。    高泰祥心里说,这个我当然知道。    但是大宋也没有比赵平更好的进攻武器。    高泰祥于是进言说道,这是一种针对胡人骑兵的有效武器。    为了保险,他提议先采购一千枚轰天雷及一千破虏刀,尝试尝试。    此举也得到其它如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的附议。    见无人反对,段兴智只好同意。    胡人的大都(现在的北京)的金帐大殿里。    忽必烈、兀良合台、靳波辉、赵璧、姚枢、郝经、刘秉忠、张柔、张文谦、史天泽、郭侃等大臣聚集在这里。    蒙哥看完《大宋中华报》,看了下面的大臣一眼。    他说道:“诸位大臣对《战争说》有什么看法?”    三十多岁忽必烈正当壮年,身体极为粗壮。    他大踏步出来用粗壮出来奏道:“在臣弟看来,此人是南蛮不可多得的人才,极具战略眼光,竟然看出我胡人汗国要进攻大理。”    说到这里,他不禁哈哈大笑说道:“可惜南蛮文弱,此人螳臂挡车而已,我大军铁蹄所至之处,皆灰飞烟灭。”    对于赵平的火器,他更是不屑一顾:“至于那个小小火器,而他所说的轰天雷应该与已经灭亡的金国火器差不多。”    “对于马匪尚可,对于我汗国大军,还没有来得及发射就已经被铁路踏得粉碎。”    他不断称赞自己的弓骑:“汗国的弓骑,所到之处,不是闻风而逃,就是所向披靡。”    在此时胡人汗国还没有丞相,是中书令代行使丞相权力。    杨惟中温文儒雅,四十多岁。    他作为中书令先附议了忽必烈的意见。    随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道:“此人能够办报、制器、练兵、吟诗、写话本,不可小视,特别有这番洞见,望大汗予以重视。”    靳波辉已经快六十了,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他一向以忽必烈为首。    听到杨惟中如此重视赵平,他说道:“南蛮现在偏居一角,不过苟延残息而已,金国、夏国足够厉害了吧,不是皇室灭绝就是宗族灭绝。”    他也不断吹捧汗国的厉害。    “况且那大理不过茸尔小国而已,等我汗国攻下大理,那南蛮陷入汗国的重重包围之中,还有什么活路?”    兀良合台双手一拱,挺身而出,声若洪钟说道:“大汗,那赵平小儿如此会写话本、诗词,又会制器,请容臣去一趟四川把他擒拿,让给天天给你制器、写,诗词。”    “正是应了汉人那句话,不亦乐乎?”    众人哈哈大笑,文臣对于纷纷忽必烈附议,武将纷纷请战。    他们把赵平擒来给大汗制器、制茶、写话本。    蒙哥哈哈大笑,从座位上站起,说道:“此人制器确实厉害,什么仙皂、仙炉、仙炭、琼浆玉液酒、醉春风、硫磺仙皂确实好用。”    他拿出一个如半边狼牙棒的物事说道:“特别是这个牙膏牙刷之涮口之后感觉口腔清新,人精神倍增。”    说到这里,他打量南方一眼之后,大手一挥:“南蛮其它人可有可无,但是此人一定要留下。”    “诸位大臣辛苦了,每人发一份这个赵平制器物事。”    说到这里,蒙哥停顿了一下,微笑说道:“忽必烈两份。”    忽必烈及各位文武大臣不禁大喜,齐呼大汗英明,大汗万岁。    胡人不知道的是,这期报纸的《战争说》更加轰动大宋。    毕竟关系大宋每个官员及士子百姓前途,报纸上市就被一抢而空。    其中特别受到文人的关注,因为里面谈了文人的命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