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来庆家的笑着道。
两个孩子欢喜地跑上前,一个拉左边袖子,一个拉右边袖子,“姑太祖母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外头在下小雨吧?快进屋去,当心淋湿了。”赵老太太拿手给两个孩子分别挡上。
大家面面相觑,这又糊涂了?
赵老太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她说的不管是真话也好,假话也好,大家只听在耳里,不反对。
有着孩子在这里玩时,赵老太太的情绪会相当的稳定些。
李玉竹看护赵老太太吃药,到傍晚吃了晚饭后,她起身告辞。
按着事先说好的,她每月来县城两回,每回在赵家只待三天。
如今三天已过,她要离开了。
可这时候,赵老太太喊住了李玉竹和柴大嫂。
“你们等会儿。”她坐在椅上,朝屋里的侍女和嬷嬷说道,“你们先带两个孩子出去,我们说好了话你们再进来。”
嬷嬷来庆家的不放心,“老太太,这屋里怎能没有人当差呢?”
“她们不是人吗?”赵老太太一指李玉竹和柴大嫂,沉声说道。
那脸色严肃得叫人害怕,仿佛当初那个雷厉风行的老太太又回来了!
来庆家的一愣,“是,老太太。”
她朝侍女们挥挥手,大家带着李景和柴天朗到外面玩去了。
看着其他人走远,赵老太太微微叹了口气,从袖里取了两个信封出来。
“给你们的,拿着。”
一封上面写着“向氏芸娘”,一封写着“李氏三娘子玉竹”。
均是十分秀丽的梅花小楷。
李玉竹在赵家待了几天,已经熟悉了赵老太太的字体,这两个信封上写的字,正是赵老太太的笔迹。
封口处还印着印章,可见,保险工作做得相当的到位。
李玉竹和柴大嫂互相看一眼,两人都十分的惊讶,不知道老太太要做什么。
“老太太,这是什么?”两人不敢接,一起问道。
“你们只管收着便是,不过今天不能拆开,等哪天我不行了,你们请来县令大人,当着他和赵家人的面拆开,里头的东西,是送与你们的,你们也不得转与任何人,特别是赵家人。”
赵老太太刚才说话的神情,不像是糊涂人,可这又送东西,莫非又糊涂了?
“老太太,这怎么可以呢?我们哪能收您的东西?”柴大嫂不敢收,“我们两口子开那间铺子,得过您不少帮忙,我们还没有报恩呢,这怎么又收礼物?老太太,快拿回去。”柴大嫂连连摆手。
李玉竹更不好意思收,“赵老太太,我和您非亲非故的,也不能收。”
赵老太太的脸色,沉如夜色,她看一眼李玉竹又看一眼柴大嫂,“你们收着,便是帮我,你们不想帮忙么?”
两人忙说道,“老太太您说哪里话,我们愿意帮老太太。”
“那便收着,别废话了,好多人想我的东西,我还不想给呢。”赵老太太挥挥手,“收着收着,收着吧。”
她又叮嘱二人,这件事在她没死之前,不能说出去。
明明是好好的一个人,老是提到死,今天又送东西,李玉竹怎么觉得,老太太像是安排后事一样?
柴大嫂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心头沉沉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七十岁的老人,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的,哪天忽然走了,还真不好说。
和赵老太太告别后,李玉竹和柴大嫂又来到了赵大太太的上房告辞。
赵老太太虽然依旧是糊涂的,但脾气好了许多,特别是和孩子玩的时候。
这让赵大太太对李玉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