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和李二狗的交谈以及询问。吴添多少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白天刚好李二狗也不当值,便主动请缨,带着二人逛了一圈临安城。
这个时代的临安城,可没有现代的杭州那么大,仅仅是依靠在西湖边上的一座城市罢了,和之前北宋的都城汴梁根本不能比。
对于逛街,吴添可没啥爱好,不过却可以借此机会了解民风民俗。而陈凡则是看什么都觉得稀奇。
临近中午的时候,陈凡闹着要找一家豪华点的酒楼吃上一顿。吴添则准备去一家经营瓷器的商行看看。
这次穿越来的任务有两件,一是帮客户找寻一套高档越窑青瓷的茶具,二是看看能不能寻觅到曜变天目盏。
所以吴添准备先解决完成第一个任务,而后有了空闲再去慢慢处理第二个任务。毕竟那东西或许真的可遇不可求。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存世量那么的稀少。
南宋距现代也就不到千年,即便是后来战乱频繁,可也没理由一件传世的曜变天目盏都没有在国内留存。
反而是倭奴国当年从南宋带回去的三件被保留了下来。由此分析,这曜变天目盏在当时也应该是十分稀有的瓷器。
因此,能不能遇见那还需要依靠一些运气,所以吴添并非十分执着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反而是先完成委托相比重要一些。
李二狗领着吴添和陈凡去的那家商行,在临安城经营瓷器的当中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一进门便有伙计迎了上来。
吴添说了自己的诉求,而后开始四下里打量着商行内陈列的那些瓷器样品。陈凡虽然不懂,却也跟着吴添不住的观瞧。
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哪怕不值钱,可带回现代那也是文物。因此低声的询问吴添,是不是可以打包一些顺便带回现代时空。
吴添想了想,这些瓷器都基本上是日用品,还都是民窑出品的,真没有太大的价值,就算是南宋的,拿回现代也就最多几千万把的。
背一堆这些回去,死沉死沉的,绝对得不偿失。不如等一会儿,看看商家能拿出怎么样品质的东西来,或许能够见到好东西。
没多久,刚才那位伙计领着一位看起来像是掌柜的人出来。来人看了看吴添和陈凡,虽然他俩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神情一看就非本地人,却依旧拱手施礼问道:
“二位客爷,鄙人是小店的掌柜,小姓方,方道远。听伙计说你们想购买一套越窑青瓷的茶具。鄙人想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档次的?”
“你这里有什么档次的?”吴添看向对方问道。
掌柜的大约四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看上去十分的精明。
“小店一共有四种档次的越窑青瓷。最差的也就是普通百姓家里日用的。稍好一些的则是卖给那些酒肆茶楼用的。
再好一些的,基本上都是卖给有钱人或者当官的人家使用。至于最高级的,呵呵,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买的。”
被这位老板一说,吴添反而来了兴趣。虽然他知道这是对方销售的一种手段。于是笑着说:
“掌柜的,最次的那种就算了,其他三个档次的不知可否让我们见识一下。”
掌柜的点点头,而后转身对伙计吩咐了几句,便邀请吴添他们跟随自己去后堂喝茶休息。
在方道远看来,吴添和陈凡十有八九是海客,也就是跑海运贸易的行商。如果能够拿下对方,一定将是一笔不小的买卖。
所以态度极为客气,就连李二狗也被他私底下偷偷给了好处。
工夫不大,两个伙计分别端着一些包装好的瓷器送了上来。方道远亲自拆开其中的几个包装,然后示意吴添他们观看,并在一旁解释道:
“客官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