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嬴楚将曹参、嬴川、张荀、赵云等人,召至宣政殿。

    “曹卿,有什么话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谈?”

    前者好奇道。

    闻声,曹参看了一眼嬴川,作揖道:“回禀陛下,适才大殿下谈论嵕山一事时,臣听了以后困惑不已,毕竟,大殿下没有说出为何敌军不占嵕山的原由。

    但是转念一想,臣便了解到了大殿下的良苦用心,殿下估计是怕朝中有与敌军联络者,一旦将此事公之于众,只怕会直接影响到护城大任。”

    血口喷人?

    嬴川皱起眉头。

    他哪里是因为那个原因没说?

    他是压根就没找出原因!

    曹参的话,让秦皇嬴楚陷入沉思。

    其实这些事情,他不是没考虑过。

    秦武帝时期,也发生过一次五国伐秦的事情。

    不过在那一次,大秦熬过了一劫。

    所以当时秦皇驾崩,庙号为‘武帝’。

    联军退去之后,秦武帝查到了大量在卫国战役期间,与敌军有染的大臣。

    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人心惶惶。

    不过,拥有着雄才伟略的秦武帝,却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举动。

    那便是将与敌军有染的大臣名单,当着百官的面付之一炬。

    这件事情,震撼到了所有人。

    臣子们对秦武帝感恩戴德,没有二心的辅佐他成就了一代盛世。

    时至如今,要是说现在的臣子,与敌军没有任何联络,嬴楚是不信的。

    倘若今日之大秦,同样也能像秦武帝时期挺过这一难关,那么,还要向他们那些臣子们秋后算账吗?

    若是效仿武帝,最终不予处理,等将来大秦再有难关,那些人或者后来人,是不是还要与敌军勾结?

    此风不可涨!

    “你们倒是提醒朕了,不过眼下还是要以御敌为主,你们还没有说,为什么敌军不会占据嵕山?”

    嬴楚问道。

    嬴川不为所动。

    见状,曹参微微皱起眉头,在心中喃喃道:“莫非大皇子有意试探我?”

    没准真是这样。

    大皇子一直迟迟不肯开口,可不就是想听听自己能说出什么?

    “陛下,敌军不攻嵕山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根本到不了嵕山,哪怕是每天只转移少量人马,也不可能在我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跨过天堑沟壑。

    而且,嵕山一带,有我大秦一营甲士,若遇敌袭,不可能连狼烟都无法点燃,敌军是有意将我军注意转移在嵕山。

    臣怀疑,赵云将军是中了敌军的疑兵之计,他们多日不曾攻打咸阳,定是别有图谋!”

    曹参话音刚落,嬴楚便恍然大悟。

    就连赵云也心惊不已。

    此刻的赵云,尚且年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嬴川现在只想离开这里。

    自己的随口一说,难道事情还真就按照曹参说的那样发展了?

    他不信。

    嬴楚恰巧看到了他的眉头不展,索性问道:“川儿,你也说说看。”

    众人看向嬴川,他缓缓开口道:“回父皇,儿臣与曹国公想得一样,敌军是不可能跨过嵕山的。”

    话是这样说,但是在他的心里,巴不得敌军现在就攻下嵕山。

    而且,他偏执的认为,赵云负伤带来的消息,绝对不会有假。

    敌军肯定是要攻打嵕山。

    到了那个时候,曹参他们想去注意嵕山都来不及了。

    “既然敌军不攻嵕山,那么到底意欲何为?”嬴楚困惑至极。

    曹参道:“这个还需派出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