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娘,咱不怕她们,咱家是军属,有村里给咱撑腰。”

    “小苗,你不明白,村里哪管这些家务事儿?都是族里说了算……”

    “娘,解放了,咱自个儿当家,这些封建礼教早晚会打破的……”

    田小苗攥住了小拳头。

    “小苗,娘明白,可有的时候不能硬碰硬,不然,会吃亏的……”

    孙梅英说着道理,田小苗点着头。

    “娘,爹在家就好了。”

    “是啊,你爹在家,这些人就不敢欺负咱了。”

    孙梅英搂着闺女,想起了田大旺。

    田小苗也想爹,可脑子里没什么印象。

    听娘说,她尚未出世,爹就跟着部队打游击,满山转悠。解放战争打响后,就随着部队南下,三年了还未顾得上回家,也没拍过照片。她不晓得爹是啥样子?是不是跟人家说的那样相貌堂堂,身材挺拔,是个俊小伙子?

    田小苗起了好奇心,想打听一下。

    孙梅英忽然问道:“小苗,跟娘说说,你这话匣子咋突然打开了?”

    “娘,俺心里都明白,以前说不出来,可一下开窍了,嘴巴就利索了……”

    田小苗胡乱说了一气,孙梅英半信半疑。

    要说,大旺爱说话,她也不是闷葫芦,生出来的闺女自然伶俐。可小苗变化太大,不光会说话,那大道理一串一串的,比工作队的江队长还能说。

    孙梅英想再问几句。就在这时,村道上传来了敲锣声。

    “咣咣咣,乡亲们,开会了!各家各户都要参加啊!”

    孙梅英开会一向积极,就松开小苗,拢了拢头发。

    “小苗,娘去开会,你看着家。”

    “娘,我跟您一起去!”

    田小苗揪着娘的衣襟,扭着肩膀。

    孙梅英扑哧一下笑了。

    小苗到底是个小娃娃,装大人也只能装一会儿。她指着场地,说:“好吧,那咱把席子卷起来。”

    “好咧!”

    田小苗答应一声,就跟娘一起卷起草席子,盖着粮食。

    收拾好了,孙梅英拴上栅栏门,顺着石级而下。

    田小苗跟在后面,迈着小碎步。

    脚下是青石板,旁边有一条小溪,涓涓流淌。不远处是青濛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村子就在山脚下,有二百来户人家,大部分都姓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忙时下地种田,农闲时进山打猎,日子虽然艰苦,可也自得其乐。

    可惜,战乱改变了一切。

    先是匪患,接着是日本鬼子扫荡。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又掀起了内战。好在解放了,家家户户分了土地,总算安稳下来了。

    凭着原有的记忆和后世的分析,一下勾勒出了靠山村的风貌。

    田小苗正想着,就到了田家祠堂。

    这是一个大院子,有高高的石台子和五间大瓦房,还有水池子和长长的竹竿滑道,把山涧的泉水引进来。村委会就设在院里,这会儿来了不少人,男的站在东边,女的站在西边,中间隔着一条石板路。

    孙梅英扯着小苗,扎在女人堆里。

    来开会的都是积极分子,像袁氏、许凤莲和吕秀蓉那样的自然不肯来,说家里派个代表传达一下就行了。

    孙梅英很轻松,跟人打着招呼。

    “小苗,快过来,让姑姑抱抱!”

    一个十七八岁,穿着红衣,梳着一条大辫子的年轻姑娘冲着小苗张开手。田小苗认得这是堂姑姑,大名叫田春华,担着妇救会主任。

    她蹬蹬蹬地跑过去,糯糯地喊着:“七姑姑!”

    “呦,小苗会喊人了?”

    田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