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亲兄弟始终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在十四跟胤禛关系一向不错,且后面十四虽然跟老八走得近,但却从不参与对付胤禛的行动的情况下。

    胤禛对十四这个亲兄弟,观感一直都不错。

    这次云兮提议让十四改名的时候保留“胤”字时,胤禛只是沉吟片刻就同意了。

    好歹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人名字里有一个字相同胤禛还是能容忍的。

    最终,康熙的众位皇子们改名后的结果如下。

    老大直郡王胤褆,改名为“允褆”。

    康熙虽然圈了这位,不过他对这个长子终究还是有感情的,没有削直郡王的爵位。

    老二理亲王胤礽,改名为“允礽”。

    老三诚亲王胤祉,改名为“允祉”。

    老五恒亲王胤祺,改名为“允祺”。

    老七淳郡王胤祐,改名为“允祐”。

    老八多罗贝勒胤禩,改名为“允禩”。

    老九固山贝子胤禟,改名为“允禟”。

    老十敦郡王胤?,改名为“允?”。

    十一多罗贝勒胤禌,改名为“允禌”。

    十二固山贝子胤裪,改名为“允裪”。

    十三胤祥,改名为“允祥”。

    十四固山贝子胤祯,改名为“胤禵”。

    ……

    数字排行后面的是众人在康熙年间的爵位。

    十三因着太子被废一事被牵连,虽然成年后也出了宫,但却没有获得哪怕一个爵位。

    至于十三后来被封怡亲王,那都是历史上雍正上位之后的事了。

    现在,除了老大直郡王,以及已经是亲王爵,升无可升的外,其余兄弟的爵位都普遍被胤禛提了一个等级。

    即,贝子提成北路,贝勒提成郡王,郡王提成亲王的那种。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十三和十四这两个。

    十三直接被封怡亲王就不说了,十四也被封为了禄亲王。

    对于自己跟一向不对付的十三一样封亲王,十四心里是有些不爽的,觉得自己的亲哥哥偏心十三。

    但在得知自己是唯一一个不用避讳,名字里可以有一个字相同时,十四瞬间被治愈了。

    毕竟被叫了那么多年的胤祯,改掉“祯”字倒是没什么,因为有时候十四也觉得这个名字在读音上跟自己亲哥一模一样挺尴尬的。

    但是“胤”字就不同了。

    这应该算是他们这一辈皇子们专有的字了,意义非同凡响,能保留十四自然是希望保留的。

    更何况只有他能保留,十三却不能,这点让十四倍感得意。

    看!哪怕十三那家伙再怎么讨四哥欢心,也比不上他这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

    注:十三胤祥以后也会保留名字里的那个“胤”字,但那是在他晚年快挂掉的时候,雍正念在他干得不错的份儿上,特许的。

    改名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胤禛又是一番调动和任命。

    老八和老九都去了理藩院。

    老八允禩负责对外谈判这一块。

    而老九则是负责核对各个番邦小国每年进贡上来的东西,外加主持对外贸易,还有跟各国来使讨价还价磨嘴皮等,这些现在都归老九管了。

    前太子,也就是现在的二爷理亲王允礽,胤禛让他去看着老八和老九,顺带统筹管理边境治安问题去了。

    要知道当初拖允礽下水,导致他被废的元凶,可就是直郡王允褆那一系的,老八允禩,赫然也在其列。

    这样安排,用来牵制别有用心的老八和老九绰绰有余了。

    毕竟,理亲王可是曾经当了那么多年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