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左右得了命令,在濑户家正手代的带领下,从礼物中取出一把装饰精美的长柄铁炮,秀家也不顾及是不是有外人在直接端详起来。

    铁炮大概长约1.5米,口径在2厘米左右,是一柄标准的步兵火枪,枪托之上用黄金装饰,显得格外精美。

    秀家注意到在其后即发位置不在是一个勾住火绳的击锤,而是以已经类似钟表上钢轮取代,正是最早的一版西班牙人制作的燧发枪。

    火枪的经过数百年,已经从最早的火绳引燃烧尽击发,变为慢燃火绳打击火药填充部击发的铁炮,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火绳枪。

    随后火枪继续发展,出身于16世纪初德国钟表匠基弗斯,利用钟表转轮于1515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转轮打火枪。

    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

    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

    不久之后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被西班牙人发明,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

    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但是这种火枪依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弹簧击锤关节部分的机油会导致火药无法被击发,直到由1547年,被法国钟表匠马汉改进了击发结构位置,增加了保险装置之后,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才正式问世,燧发枪最终定型,一直生产至19世纪。

    然而就在欧洲普遍开始列装火绳枪的时候,在大明这个最早使用将火器列转部队的国家,却依然在使用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的,点燃击发这种老旧的,不能主掌握击发时间的火器,实际上已经落后时代。

    明朝工匠不是没有创新精神,葡萄牙人将火绳枪带入明朝之后,嘉靖皇帝就下令仿制,等到三十七年(1558年),兵仗局就已经能够批量仿制,装备神机营。

    但是这个装备新式火铳的任务,仿佛只是面子工作、政治任务一样,在装备了部分陆军之后,明帝国的火绳枪换装工作就此停滞。

    但是等到万历二十年入朝参与平定倭乱,大名南北军的制式火器依然是300年前的三眼铳,以至于面对日军手中本土制造的铁炮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好在明军在初期吃了败仗之后,他们迅速吸取了教训,虽然我们在火枪上面比不上你们,但是我们有口径更大的大炮啊!

    口径既正义在此刻初显峥嵘,利用数量庞大的火炮,明军一日破平壤,直接打的小西行长哭爹喊娘。

    而明朝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直到明末(大约1630年左右)才被毕懋康设计出来,但是工序复杂,造价高昂,而且即便他真的制造出了便于量产的燧发枪,也救不了这个已经日薄西山的旧帝国了。

    当然

    这些都是后话,此刻秀家端详着这只西班牙式火铳,对着濑户家正问道“这样一杆新式铁炮多少钱?”

    濑户家正回道“南蛮商人也不是很多,他们也才刚刚列转不久,对我出价是300两黄金一只”

    300两黄金一只无疑太贵了,什么刚刚列转这种屁话秀家是一点都不愿意相信,随着1547年马汉发明出完美的铁炮之后,从法国开始就大面积的列装这种新式火枪。

    等到17世纪中叶,这种武器已经遍布欧洲各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