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4章姑奶奶的怒

    顾舜华又过去了一趟知青办, 不过知青办还是让等着,说是回城的知青太多了,前面压了很多都在等, 现在倒是有些工作,是给建筑队做工,但他看了看顾舜华,觉得肯定不合适了。

    顾舜华问了下情况,确实不合适, 钱并不多, 很累, 而且因为距离远,势必要早出晚归, 两个孩子必须托人照顾。

    她现在还得忙着分煤球, 再攒房子材料, 这些都需要操心, 没办法去工地上做苦力, 照顾两个孩子,再忙这些, 已经足够她折腾了, 只能继续等合适的机会了。

    而煤球这两天也晾得差不多了,干了, 一共制了一千出头的煤球,大家拿了一两个试着烧了烧, 味道并不呛人, 而且很禁得住烧,再晒一天,就差不多可以分了。

    到时候大杂院里各家一共分五百多, 差不多一户五十块,顾舜华还有五百可以分,这样她自己留下三百块,剩下二百她给“插友”们分了,王新瑞,雷永泉,常慧,还有其它几个,这几天正好聚一聚。

    她大致记得那本书中零星提到的,把她和插友们说成蛇鼠一窝,说那些插友们如何死心不改地想帮着自己,哪怕书中只隐约提了一笔,或者含糊其辞地仿佛有那么一茬,她都记着名字。

    这几天她时不时想起书中提到的廊坊,真得就是从头至尾就提了一次,提陈璐怎么坐车过去廊坊探望,写得还挺详细真实,仿佛她真做过这样的事情,但关于男主为什么会出现在廊坊,前后又是怎么回事,却提都没提。

    但就是那些一笔带过甚至在整本小说中逻辑不能讲通的零星事件,放在她如今的生活中,好像反而更容易理解。

    现实中,任竞年调动去了廊坊,于是事情通顺了。

    又比如雷永泉那么一个放荡不羁的花心二代为什么在自己落难时依然帮着自己,这些是书中很莫名却又被作者嘲笑过的“蛇鼠一窝”,然而放在现实中,太真实而容易理解了,那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的患难与共。

    由此她开始怀疑,书中那些残缺不全的零星剧情,偶尔间让人无法理解的只言片语,可能反而是一些重要的线索,是她扭转一切的突破口。

    这天是星期天,大家伙都不上班,一大早喝了豆汁,收拾了屋子,给满满穿戴好了,又给多多扎了小鞭子,她就要过去潘爷那里,商量下分煤球的事,谁知道刚要出门,冯仙儿和陈璐便来了。

    冯仙儿一进门便絮叨开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们提提,也该让耀堂去拉煤啊,耀堂没什么事,让他去干,好歹也帮衬着咱街坊干点活!”

    一时又说:“这里正愁煤球不够用呢,晚上冻得鼻子趟水儿,这下子好了,不缺煤了,咱自己的东西,肯定先紧着自己用!”

    冯仙儿一边说话,一边觑着顾舜华。

    经过最近的事,陈翠月对顾舜华已经高看一眼了。

    怎么说呢,女儿还是那个女儿,但好像哪里不一样了。这可是直接弄来了一吨煤的女儿,让街坊都高看一眼,甚至连潘爷都罩着的女儿,可算是给她老顾家长脸了。

    而且这个女儿主意正,她看出来了,自己在这里絮絮叨叨,女儿不见得听自己的,几句话怼过来,自己也没法发脾气了。

    是以陈翠月也没太敢吭声,就等着顾舜华发话呢。

    顾舜华将夜壶塞床底下,洗了洗手,笑着说:“舅妈过来了,快坐,吃了吗?”

    却是根本不理刚才那话茬。

    陈璐坐在一旁,心里一阵阵的不舒服。

    从顾舜华竟然将两个孩子带回首都,事情就不对劲了,她本来想着,就算有些小意外,但一切事态发展总归会回到本来的剧情上,那个孩子落不下户口,可能最后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