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时, 他倾过身,离她极近。
眸光交错,呼吸痴缠, 差些许的靠近, 便能……
谢渺猛往后仰, 再灵活翻身一滚,躲到角落里,别开脸道:“今日是外,夕珺与庆阳郡主了争执, 我无法坐视不理。”
崔慕礼提醒:“夕珺向来不喜你。”
谢渺回得直白,“我同样不喜她。”
“你本可以独善其身。”崔慕礼冷静分析, 仿佛崔夕珺是个路人,而非他宠爱有加的妹妹, “她惹下的事端, 理当她承担后果,你不惜剖开旧伤替她解围,岂知她领情?”
剖开旧伤。
谢渺垂眸,平静道:“父亲若泉下有知, 也希望我护住她。”
若没来花朝宴, 此事与她毫无干系。既然来了,受过姑母嘱托, 她与崔夕珺便同代表崔。崔夕珺当众受辱, 便是崔名声受辱, 她受了崔的好,做不来忘恩负义之辈。
闻言,崔慕礼心绪微滞。
谢氏与谢渺从未提过谢和安的事,大听闻, 谢和安与妻子早年因外逝世,留下小谢渺与谢氏互相依靠。后来,谢氏赴京与崔士硕成亲,谢渺独自留在平江,四年与两名丫鬟一道,跋山涉水赶到京城,投靠了崔。
他曾经以为,她浮于表面,简单到能一眼看透。但自从去年,她性情大变,随后展露出的真实,却寸寸重塑他的认知。
原来他对她了解得那样少,但如今,他想要了解得多些,再多些。
他向来是遵从本心之人,想问便问了,“伯父与伯母是什么样的人?”
谢渺瞧着有些茫然,太久没人问过父亲与母亲,他们好似随着时光洪流冲刷,颜色愈来愈淡,淡到她再次回忆,已不复当年的悲恸欲绝。
她忽然有种强烈的倾诉欲,顾不上眼是谁,不假思索道:“父亲性直急躁,做事总是火急火燎。母亲与他相反,是个耐心慢热的性子。他们成亲后两年,父亲考上贡士,被派往罗城任职,母亲原本打算跟他一去,却现肚子里有了我,得留在平江。待我满周岁后,母亲带着我与姑母一道赶往罗城与父亲团聚。彼时罗城已初初恢复繁荣,父亲深受当百姓爱戴,替他在寺庙里立了一尊石像。那石像足有八尺多高,高大勇猛,比父亲真人都要威风。”
“父亲经常抱我到石像面,告诉我,那是百姓们对他为官的肯定。德十三年,父亲受到举荐,被派往蜀郡任职。母亲与姑母欢天喜收拾行囊,与此同时,罗城有孩童相继失踪……”
再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承受不住悲痛,没过多久也跟着走了。她与姑母回到平江,相依为命的过了许多年。九岁时,姑母出嫁,她被托付给舅舅舅母……
从此以后,她便没了。
她捏紧帕子,不愿回想那段时光,苍白道:“父亲是个好官。”
良久的沉寂后,崔慕礼道:“伯父高义,怀瑜甚为敬佩。”
怀瑜是崔慕礼的字,唯在极为正式的场合才自称。
*
崔夕珺回府后,被崔士硕招进书房足足一个时辰,紧跟着便被罚禁闭祠堂两月。
旁人闻她在花朝宴上与庆阳郡主了冲突,具体原因却不甚清楚,连崔夕宁都跑来向谢渺打听。
世是崔夕宁与崔夕珺去参加花朝宴,谢渺不知内情;今生调了个,谢渺同崔夕珺去参加花朝宴,崔夕宁反倒成了局外人。
谢渺没有告诉崔夕宁实话,含糊其辞敷衍了几句。崔慕礼既然在外封锁消息,未让崔夕珺喜欢周三公子的消息流出,她也懒得去蹚浑水。
然而崔夕珺喜欢周念南这事,倒让她有些惊讶。但想想白,周念南不论外貌或是世,都属京城拔尖,多的是人想嫁给她。
他应该去娶门当户对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