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今年多大?”

    “草民还差几天就十五了。”

    朱峰仔细打量了一下,第一次见王松还以为对方只有十二三,没想到已经十五了。不过长期营养不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正常,最近一段时日营养跟得上,倒有些十五岁的样子了。

    “你倒是对这些事情颇感兴趣?”朱峰笑了笑,温和地说道。

    “草.....草民知错了,实在因为近年天灾颇多,家里时常揭不开锅,草民偶尔琢磨些进项,好补贴家用,也让俺娘不那么辛苦!”王松有些局促,他以为王爷是在怪罪自己,近几日在学堂里,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朱峰闭目沉思,半晌都没有说话。

    四周一片寂静,王松脸色有些发白,好容易过几天吃饱饭的日子,竟有些不知所以了,在王爷面前胡说八道。

    朱峰自是不知道这小子心里有多忐忑,他心中暗喜发现了一个人才,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简直是上天送给自己的一个人才。

    “王松!”朱峰睁开眼睛,大喝一声。

    “草民在!”这声呼喊将王松吓了一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全然不顾厚厚的积雪。

    “本王任命你为王府管事,从今天开始跟在福叔身边,多看少说,多动脑子。”朱峰温和地说道。

    已经做好承受王爷雷霆之怒的王松愣住了,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谢王爷,谢王爷,小的必不负王恩!”从大悲到大喜,王松激动的浑身都有些哆嗦。

    一步登天!这就是一步登天!

    虽然进府没几天,但他对整座衡王府已经有了直观的了解,简直就是庞然大物般存在!有人在王府伺候了一辈子还是最底层的下人,自己进府才几天,就已经成为了许多人仰望的存在。

    士为知己者死!

    王松满脑子都是这句话,他流着眼泪给王爷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

    万历九年十一月初三,清晨。

    北京城

    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鹅毛般的大雪顺着风砸到行人的脸上,格外的刺痛。天还是乌黑乌黑的,大明门前却已是熙熙攘攘的挤满了官轿和步行的官员。

    早有不少官员已穿过大明门,此时的午门广场上极为热闹,所有官员在此下轿或下马,进入午门往御门听政之所的皇极门。

    时间还早,便有三三两两熟悉的官员聚在一起寒暄着,或谈论坊间趣闻,或谈论风月雅事。

    “吴大人,近日来士子间传诵的那首琵琶仙可曾拜读过?”

    “方大人说的可是青州衡王府的那首琵琶仙?‘只落得,填鹰百感,总茫茫,不关别离。几重藩王大殿,夜寒吹裂。’”。

    “正是这首,情真意切,传言乃新晋衡王朱载封所作。”方大人捻着胡须微微吟道,眼神中透露出十万个不相信。

    “哈哈,方大人相信这是衡王所填?”

    “哈哈哈,自是不信!”

    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朱载封没继任衡王之前就已经声名大噪,只是这个名声并不光彩。

    玩物丧志,欺压百姓,流连青楼,不学无术,一个个标签仿佛就是朱载封的代名词,衡王府诗书传家的传统看来要断在这一代身上了。

    “衡王如能填出此等诗词,太阳真就打西面出来了,本官听说当日新乐王朱载玺也在场,莫不是衡王假借他人诗词?”

    “吴大人言之有理,新乐王殿下自有饱读诗书,笃于经史,长于诗文,能填出如此清新隽秀之词实属可能,没想到却被衡王盗用,无耻之极!”

    也不怪吴方二人会有如此假想,这首琵琶仙虽小有瑕疵,却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