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

    “而先皇曾经也讲过,为防止朝中奸臣佞臣图谋不轨,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先皇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

    “这名正言顺的机会,陛下可不要错过。”

    “汉景帝刘启为何能如此之快平定七王之乱呢?那正是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趁着藩王们没有察觉时,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眼下陛下也可以效仿刘启,打诸亲王一个措手不及。”

    “否则,等到陛下您的叔父们做大做强后,想要再动他们,可就太难了。”

    闻言,朱允炆点了点头。

    心想齐泰说得倒是不错。

    朱允炆问道:“两位爱卿都言之有理,但是削藩一事,可不是什么小事,朕的几位叔叔,一个比一个精明,朕想要削藩,从哪个叔叔开始才好?”

    齐泰回答道:“陛下,既然是削藩,那么必须有重点,在臣看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且燕王天生聪颖,善于隐忍,若让他成长起来,实属我大明中央朝廷之祸害,臣建议先动燕王。”

    “嗯,有道理,还有人要说的吗?”

    时户部侍郎卓敬亦上疏请示,说道:“陛下,臣与齐泰的想法一致,燕王所处北平,发展迅速,实力最为强大,应先动燕王为最好。”

    “在臣看来,改燕王封地于南昌,吞了他的兵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说的有理有据,让建文帝朱允炆差点点头同意。

    但黄子澄反对。

    黄子澄上前道:“陛下,万万不可!”

    “这种方法太过于激进,取不得,汉武帝刘彻当年削藩时,也是推行了推恩令,慢慢开始削弱藩王实力的。”

    “如此燕王镇守北疆,多次击退北方的游牧民族,没能让他们南下侵扰我中原大地,这是大功劳。”

    “燕王有功无过,若是先向他动手,恐怕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为了争取满朝文武支持,以及顺应百姓的意愿,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才对。”

    “嗯!说得在理。”

    朱允炆一听,非常的赞同,当即就采取了黄子澄的建议。

    为了行动能够顺利,朱允炆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开始了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周王。

    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呵成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

    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蒙化。

    建文元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

    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又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眼下最大的威胁就是燕王朱棣了。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而此时的北平。

    燕王朱棣见到几位亲王先后被削藩,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朱棣脸色发愁。

    这一段时间,因为削藩一事,他是苦不堪言啊,自己的三个子嗣也被关押。

    局势很不容乐观。

    朱棣愁眉苦脸道:“大哥的儿子,还真是狠啊!”

    “这是想学汉武帝,把我们这个叔叔全部给架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