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屯当阳,昭武将军朱然、偏将军韩当共守江陵,绥德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瑾屯守南岸公安,且令兴业都尉周胤(周瑜次子)率兵千人助守,建忠中郎将骆统屯孱陵(公安南)。
另遣吕岱代替平戎将军步骘为交州刺史,而步骘率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守益阳。武陵郡都尉鲜于屡守武陵,遥相策应。调濡须督、平虏将军周泰为汉中太守,拜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固防西北,以防蜀军另路来犯。以裨将朱桓代周泰为濡须督,安东将军贺齐出守镇江,备边防魏于东线,以防不测,其余诸将随孙权驻守武昌待命。
就在此时,果诸葛瑾正如孙权所言,回吴报命,言蜀无和意。
未几,张达、范强献张飞首级来吴,孙权只好收纳。但自思事情越弄越坏,万难言和,乃亟令将李异、刘阿等守牢秭归一线,以防蜀攻。
时下,有人报刘璋死,孙权仍以刘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使之以绝刘备。
孙权又怕魏军南来,为不使二面受敌,媾和魏国,专力对蜀,孙权只得遣使梁寓向曹丕称臣纳贡,并礼送魏将前降关羽之于禁、浩周、东里衮等魏将回魏,为乞援计。
虞翻闻将遣于禁等还归北,他急忙谏阻道:“于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魏国习军政,得到于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以此示给人臣有二心者看。”
孙权不从,仍令群臣为于禁等送行,虞翻无不感慨地对于禁道:“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于禁虽为虞翻所恶,然犹盛叹虞翻所忠。
曹丕刚受禅称帝,见吴使来魏降服,当即受降,群臣皆贺,大多认为:“蜀属小国,名将惟关羽。关羽死军破,国内犹惧,不会出兵攻吴,吴来降则是延续武皇帝(指曹操)故事。”
独侍中刘晔进谏道:“蜀虽狭弱,而刘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且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如父子,势必用众攻吴。孙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思前孙权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刘备大怒,必大兴师伐吴。因孙权自恐难敌,又虑我乘隙进攻,国将不保,所以委地称藩求降。今天下三分,中国(指魏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若出师渡江,进袭江东,蜀攻外,我攻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蜀孤,蜀怎能久持?”
曹丕答说道:“彼既来降,我反加讨,是适令天下疑沮,如何能怀柔远人?”
曹丕有些犹豫,时下于禁外出,即问刚从吴放回的浩周、东里衮。浩周以为孙权必臣服,而东里衮则谓其必不服,思虑再三,终不听刘晔言,遣归吴使,决定遣太常邢贞和浩周等人,赍册至吴,封孙权为大将军、吴王,加九锡礼,持节,且要求遣送质子于魏。
邢贞到了江东,孙权亲率百官,出城迎接。然邢贞昂然前来,见了孙权,并不下车。这恼了吴长史张昭,厉声叱责道:“礼无不敬,法无不肃,君乃敢自尊大,藐我江南,莫非我江南果无寸刃么?”
邢贞听张昭所言,才有所惊醒,乃下车相见,偕孙权入城,宣读魏诏书,诏书曰:
“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影附,抗疏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着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
“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