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问还好,一问之下,鹰击营士卒各个眉开眼笑。

    明代经过程朱理学的摧残,男人对女人思想保守,稍有风言风语动辄打骂都是常事,社会上对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深入骨髓。

    由于肃宁军的征兵年龄,许多肃宁军中将士错过结婚,如今已是十八九,甚至二十一二的小伙子了,在旁人眼中,这样的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中的顶梁柱。

    他们错过适婚年龄,只能娶家里安排的媳妇,且这些媳妇还是本地挑剩下的。

    肃宁军军饷很高,在肃州属于高薪职业,可女人等不起,大多嫁了一了百了,典型的过了这村没这店。

    现如今好了,将军发话,统一安排媳妇,哪支部队有这好事。

    顿时,鹰击营内踊跃报名的士卒不计其数。

    王昭也不矫情,既然做就要做的漂亮,亲自巡视了几波跟着他们的流民,询问意见后有一部分人选择离开,而更多的人选择等待未知的命运。

    按照后世相亲大会模式,王昭给报名士卒与那些女人安排了会场,有军士长负责登记,成一对登记一对。

    这样的相亲大会不止一场,每到一个州府乡县,王昭都会询问当地官吏,一时间肃宁军恶名远扬!

    肃宁军战力彪炳,没有一支流贼敢阻挡在前,纷纷避其锋芒,选择躲开。

    而那些妇孺们得知消息后,许多人选择跟随,当抵达京城附近时,鹰击营大部分士兵已经有了对象。

    王昭不担心随军家属们逃跑,这里是明朝,程朱理学最鼎盛时期,严苛的礼教束缚着女人的思想,何况他叫士卒们生米煮熟饭,该开锅的都开锅了,这种事男人怎么都不吃亏。

    虽然延缓了行军速度,但鹰击营士气可以说前所未有的高涨。

    这一次京城之行,许多人抱着郊游的心态,军中早已传下消息,他们为了演武而去的首都,没有什么战事。

    流贼虽多,但没人敢打鹰击营主意,也有不怕死的流贼,或埋伏,或夜袭,都被王昭重新教做人。

    在王昭眼里,这些流贼战力还不如肃州的马匪。如此又过了半月,终于见到了北京城巍峨的轮廓。

    饶是王昭在后世登过长城的人也被四面八方赶赴京城顶礼膜拜的人群震撼。

    一名守城校尉显然早已知道王昭等人的抵达,检验过牙牌与文书后勒令鹰击营停止前进,指派一支队伍带领肃州边军去指定地点安营扎寨。

    在明朝,从没有那支客军能入的了城池,王昭一行人也是露宿在荒郊野外,甚至有时会有卫所兵设置岗哨监视。

    明军路过,像是防贼一样,在明朝太普遍了。

    王昭对此很理解,明军军纪废弛,尤其在战乱之地,杀良冒功多不胜数,百姓们想留个活路都难,有胆子的都造反了,没胆子的也都被官府逼的没活路。

    “现在的军纪已经无药可救。”夏洪波感慨道:“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所

    有人都认准钱了,你给钱我打仗,不给钱,卷铺盖走人。”

    王昭对此深以为然,回想前一天的事他也是开了眼界,一支明军官兵居然把算盘打到他头上,想“借”他的军粮,直接被鹰击营一个队打了回去。

    那支明军拿着不知道哪里的大印就要求接管军粮,面对几百明军,鹰击营的那队人悍然拔刀,愣是以十几个人打败了明军几百人。

    从头到尾,王昭没弄明白是哪支明军想劫他,越接近京城,他们见到的明军就越多,而军纪几乎没有。

    当真是出了陕西跟流贼打,靠近北京跟明军打。

    许多明军士卒打听肃宁军待遇,都想加入被王昭一股脑拒绝,他肃宁军可不是垃圾回收站。

    靠近京城,王昭对明军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