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

    就这样,一个瞎子老头,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男婴在民安镇生活了下来,不过,这个瞎子却十分的古怪,他虽然每天带着男婴来到镇子,却从来不在镇子过夜,一开始,众人还以为老瞎子是不好意思,没地方居住,众人商量给其在镇子里搭建一个住宅,却被老瞎子给婉拒了。

    久而久之,镇子里的人们也都习惯了。

    老瞎子姓孙,全名不知道,人们都习惯称他为孙瞎子。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觉得这个称

    谓不太好,但是,老瞎子自己不在意,于是,喊着喊着就成为了习惯。

    至于那个男婴,姓许,名字也简单,一凡,许一凡,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一般镇子上的孩子,都只有一个小名,例如狗蛋、狼娃之类的,贱名好养活嘛,而许一凡却不同,他不但有自己的大名,还有字,字安然。

    名字是孙瞎子取了,因为无他,因为瞎子读过书。

    孙瞎子因为是个瞎子,无法从事体力劳动,而民安镇的居民虽然生活比较充裕,但是,都是小门小户的,充裕也充裕不到哪里去,自然不可能常常接济孙瞎子和许一凡。

    幸好孙瞎子有几门傍身的手艺,读过书,会算卦,偶尔还能治病,顺便还能给人看看风水什么的。

    在孙瞎子带着许一凡来到镇子之后,他就依靠着这几门手艺生活了下来,日子虽然过得不是很好,但也不差,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春去秋来,转眼之间,八年过去了。

    许一凡吃着百家奶,呸,是百家饭活了下来,他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转眼变成了半大小子。

    元符十年春,正是草长莺飞,百发齐放,适合播种的季节。

    民安镇村东头有一颗老槐树,据村里的老人说,这棵老槐树与国同龄,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平日里,村子里很多老人都会来到树下乘凉,而自从八年前开始,这里多了一个人,一个老瞎子,还有一个半大孩子。

    -

    “姑娘,你是不是经常出现气虚,呼吸不畅,浑身乏力啊?”

    “是啊,你怎么知道?”

    “夜里可曾盗汗?”

    “嗯,每每熟睡之后,就大汗淋漓,犹如身处油锅之中一把。”

    “嗯,那就对了。”

    “孙瞎...孙先生,我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什么大病?该如何是好啊?”

    此时,老槐树下摆着一个由简易的木板拼接而成的桌子,桌子上盖着一块发黄的白布,白布上面放着一个抽签的签筒,旁边还放置着一摞用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木头压着,在纸张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砚台,一只都快秃了的毛笔,而在桌子的最中间,放置着一个白瓷碗,碗里放着三枚铜钱。

    在桌子的后面,坐着一个邋里邋遢,长须飘飘的

    老瞎子,老瞎子此时一只手搭在一个大约二十出头的女人的手腕上,紧蹙着眉头,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坐在老瞎子对面的少女,显然被老瞎子那凝重的表情给吓到了,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脸色有些苍白,数次想要开口询问,话到嘴边,担心打扰老瞎子为自己诊病,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完全没有注意到,看似一本正经的老瞎子正在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女人那不算光滑的肌肤。

    此时,正是农忙时节,老槐树抽了新芽,树下除了老瞎子和少女之外,还有一个长着非常漂亮的七八岁男孩。

    男孩蹲坐在摊子后面,手里捧着一本书,上面写着《道德经》,是儒圣当年留下的著作,看样子,这个孩子十分的好学。

    如果有人这个时候来到男孩的身后,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就要骂一句:“浪荡子。”

    书的封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