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爱那个面子,居然没有亲自去追击高顺。

    如果陈宫还在,想来这时候一定能够出一个帮自己化解危机的主意吧?

    这蒯越和蔡瑁,虽然都接受了自己的封赏,也都已经宣誓向自己效忠,可两个人明明在南郡那么大的影响力,怎么就不能为自己振臂高呼一下呢?

    荆州这地方,其实名士挺多的,本来就有一部分,这些年中原战乱,不少中原的名士为避战乱都逃到了刘表这避祸,尤其是刘表为人喜欢钻研经义,对这些名士也颇为以礼相待。

    吕布也知道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与天子反其道而行之,借助名士与当地豪族的力量,这些士族中固然有大半都是夸夸其谈之辈,但其中也不乏有人是真的有本事有能耐,现在陈宫身死,他也急需一个谋主来为他出谋划策。

    然而他明明也找了不少了,可绝大多数知名度比较高的所谓名士,却都对他避而不见,极少数勉强被他收拢过来的吧,包括蔡瑁蒯越在内,也始终没能给他出什么真正有什么用的主意,有些人那建言献策的内容水平都还不如自己呢。

    到底是我没能收复这些南郡士人之心,还是这荆州士族各个都只知夸夸其谈,而不知学以致用呢?

    他愁啊,他好愁啊!

    他吕布,现在可是求贤若渴啊!

    “许汜啊,你可是我的心腹之臣啊,这荆州士人似乎并不愿意认同我,这可如何是好呢?”

    这一日,吕布又将自己的亲信,当前少数能真正信得过的忠臣许汜叫到跟前,再一次的询问计策。

    谁知这一次的许汜却与之前几次的愁眉不展有所不同,看上去,好像还意气风发了一点。

    “主公勿恼,臣以为,您虽然重用南郡士人,但其实重用的都是刘表的老班底,并未给其他的南郡士族足够的利益,臣这几日走访民情,了解情况,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年轻的士子,名气虽然都没有老一辈来得大,但未必就没有真才实学,如果能得到……”

    “哦?这是在何处?”

    “位于襄阳城左近不远有一地叫隆中,隆中有一个被他们自称为‘建安大典学习小组’的地方,里面聚集了很多的年轻士子,这些人认为,最迟明年夏天,朝廷肯定会举办第一届科举考试,而这第一届凭借真才实学考出成绩来的考生将来一定会平步青云,他们认为荆州之地学习建安大典的时间已经比那些颍川人晚了许多了,如果各自闭门学习,肯定考不过那些颍川人,遂集中聚拢了起来,齐心协力的研究建安大典。”

    (隆中虽然地处南阳但地理位置上就在襄阳的边上,事实上襄阳本身就是南阳与南郡的分割线)

    “哦?这却是有点意思,不过,都是些年轻士子,又能有什么用?”

    “年轻不代表没有本事啊,天子今年不也才十八岁么?最关键的是,这些年轻士子的背后哪个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说别人,隆中建安大典突击学习班的班长是一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与天子同龄,将军若能得他辅佐,必能如虎添翼啊!”

    吕布闻言不屑道:“世上又有几个天子一般的人呢?一个刚加冠的小孩,也能让我如虎添翼?”

    就见这许汜胸有成竹地一笑,道:“主公,您不是正发愁如何收复这南郡豪强士族之心么?这诸葛亮他们有没有才学还在其次,关键是他的关系啊!”

    “此人乃刘表心腹诸葛玄之侄,自小被诸葛玄抚养长大,诸葛玄死后,此人不但凭借混进了荆州的名士圈子,而且长袖善舞,在荆州士林之中人缘极好,你以为他为什么能当这隆中的班长?”

    “他的大姐嫁给了南郡蒯氏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就是黄祖的襄阳黄氏,连黄忠的南阳黄氏也是他们家的分支,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